又学《鸿门宴》了。温故知新,新有几点呢?这里面的人物都不简单。不能简单的贴个标签就放过了。
项羽何以由大怒,到接受刘邦的礼物呢?这期间,怒火是怎样被一步步浇灭的呢?范增是拱火,唯恐其不怒。项伯,以叔父之尊之亲,言刘邦的功劳,言攻打刘邦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应善待刘邦而不是攻打他。刘邦敢于铤而走险,奔赴鸿门,亲自向项羽表忠心,说症结在于小人挑拨离间。这一举动,这番言论,自是消了项羽的一些火气。自然的,范增再点火,却点不着了,只好再出险着,让项庄舞剑,借机刺杀刘邦。对此,项羽不置可否。亏得项伯翼蔽。在此危机时刻,张良也出奇招,激樊哙入会,樊哙一番豪举,转移了项羽的注意力,也打断了项伯的刺杀行动。樊哙也表刘邦之功,且用道义斥责项羽。项羽自觉理亏,怒气越发减退。再者还得考虑此时,众多诸侯都听命于项羽,也在观望项羽,功臣怎么对待,不得不考虑的。何况这时,正是项羽权势力量的一个巅峰时刻,他也颇为自信自负,相信都在他的掌控中,人已屈服,认错,何必多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