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常识
背一篇文章,开始和结束的部分往往记得最清楚。
小孩子的学习过程:从认字,到识词,再到造句。
幼年,在记忆形成之后,大脑开始进行记忆信息存储,信息在一篇文章起始处,可以说开始了认字或者识词阶段。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基本物理反馈层面,或者说能够进行简单的联想:看到树,想到名词树;听到花,想到所见过的花朵。这个时候仍然不具备或缺乏对因果关系的存储及处理能力。
儿时的记忆深刻,且多由人物意象、事物意象堆叠而成。比如长辈的模样,儿时住宅周围的环境,童年的玩伴等。然而事物之间的因果矛盾被弱化,记忆是碎片式的。结合上述两个常识,这种结果并不是毫无根据。
童年时期,长辈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基本上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年之后回顾童年,会带着对完美世界的感受,把碎片联系起来,对已既成事实进行可有可无的杜撰,使其变得美好,或者往自己希望发生的方向修改一些细节。一定程度上这是啊Q精神的缩影,也是我们潜意识里都在做的事情。
对美好的向往是不分年龄段的。
举个例子,现在想一位儿时接触多,但是多年不见的长辈。记忆里TA的形象是不是比较完美的?再比如,小时候贪玩,疯跑到天黑时父母喊自己回家吃饭,当时绝不可能和颜悦色的父母,现在回忆起来,可能是头顶祥云,浑身散发着光茫的高大和蔼模样。
我们不可以篡改事实,但是时间在沉淀,我们有权利去选择遗忘。有人说小孩子“不记仇”,闹了矛盾三两秒就和好如初。换个角度,这可不可以认为是隐藏在人性深处最初的对美好的向往。我们一直带着它成长,不曾丢失。更多时候作未成年人,往往选择实施自己记忆的能力,以证实自己具备逻辑思维和因果分析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童年时期的完整碎片加上后期的逻辑思维和因果分析能力,就成了我们所向往的天堂,也是纷繁复杂的成年生活中一块简单纯粹的乐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