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70356/20b4a2975d873b7b.png)
抬头一看,KK正手捧一本绘本,坐在窗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看到这一画面,老母亲我心里是欣慰的。这一瞬间,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
这一晚上,KK陪着我一边听书,一边整理房间。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窗台的书分类放好,搭配毛绒公仔装饰,打造一个舒适的读书角。对于一个还不够6岁的孩子来说,这些行为都很棒。
可,KK并没有一直都这么乖巧。就在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他开着电视机在看,而且一直沉迷在电视里的小视频。每次都得大声喊他几下,才给你一个回应。
网络时代,带给我们认识新知识的便利,也带来了屏幕上瘾的风险。显示,KK已经对电视里的小视频上瘾了,犹如我们大人手机刷视频一般。
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说不能再看了,因为这些视频内容良莠不齐,根本就无法去筛选哪些是适合孩子看,哪些是不适合的。很多不良的东西就像洗脑一样植入了孩子的脑海里。毕竟,孩子太小,还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他们更多是像一块海绵,不管是什么水,都可以吸收。可是,KK就回了我一句:“妈妈,我控制不住呀。”
虽然,嘴上说着控制不住,但当我关掉电视机时,他也没有反抗,而是转身去玩玩具。这一幕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厨房里做饭,弟弟在玩玩具,KK觉得没人陪他,所以无聊只能看电视。
对比文字开头的这一幕,就像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小孩。为什么孩子会展现出两个不同性格呢?对此,我也自己反省,得出结论是孩子的问题出在家长的陪伴上面。
KK觉得弟弟太小,不想跟弟弟玩,而妈妈又要做饭,饭好了还得喂弟弟吃饭,能够分配给他的时间很少。他得不到妈妈的关注,选择去关注小视频里的故事。而晚上,我陪他一起整理房间,即便是在做事,但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开心。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原因。我们应该看见孩子,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才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当父母需要做饭,没法陪伴小孩,可以让孩子帮忙择菜;当父母需要整理房间时,可以让孩子一起扫地、拖地等,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与感,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也被需要,同时,又能有父母陪伴的幸福。
别总觉得孩子的行为是在无理取闹,孩子的想法与行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别总想让孩子独立,孩子的独立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是才几岁的孩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亲情。父母的陪伴给予了孩子安全感,我们参与了孩子的成长,也要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去面对生活中十有八九的不如意。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去实现这段亲子关系的双向奔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