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尹建莉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过我很大触动。那时,儿子不满三岁,我刚开始学着陪伴他成长。而今,林文采的这本《心理营养》让我有机会深刻反思:这九年来,我没有当好一个妈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这也许是很多处在焦虑和困惑中的爸爸妈妈心平气和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可是,育儿的道理,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秘密,我们为人父母的真的懂得吗? 经验和经历告诉我,无论你有多少学问,无论你是什么头衔,无论你崽哪个阶层,怎么做父母都要从零开始,从新学习。另外,行为和认识的改变真的有先后之分吗?一定在认识之后才能改变行为吗?能不能试着从言行习惯的的小改变开始,慢慢在行动的改变中逐渐改变认识和思想呢?我的当下,急需后者。
以下是以为颇为焦虑的妈妈,近日重读《心理营养》,用语音做的摘句。存此以为证,提醒自己,或许也能提醒到你。
序言:
孩子原本就是各有各的天性,其中有优点也有缺憾,只是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反正他已经在那反而对孩子所缺乏的一直批评和指责。
我们做好了与另一个生命好好相处一场的准备吗?我们了解那个我们想要好好相处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吗?其实他的名字便叫做心理营养,它应该是让孩子的心理保持健康获取成长所需要的营养,无条件接纳,安全感,赞美,认同……
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祝你养孩子养到机全部零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它就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获得快乐和自在,如同他们出世来到这个世界的状态。
我们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会有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且不论究竟是谁帮谁。
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可有责备但不讽刺,不指桑骂槐,不带个人情绪,不翻旧账。
将我从鸡犬不宁中解救出来,并且一步步将我带上一条安静从容的成长路。
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就是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不是可以接纳自己和安慰自己,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对自己说不行。对待孩子那就对待自己的心理基调,带着敬畏之心去探求内心的奥秘,带着接纳之意去看待情绪的起起落落,带着温和之情去好好说出每一句话。
上篇:
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即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第三个心灵营养安全感。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面对孩子。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而实际上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她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其次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亲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两岁孩子最常讲的两个字是不要面对孩子的这种立法,我们要拿出温和而坚持的态度。坚持是指行为上坚决制止孩子不当或不安全的举动,温和是指当我们自己孩子是态度上不带评判指责的情绪,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心理营养,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迟来总比不来好。
这五大心理营养,在每个成长阶段,孩子都希望从爸爸妈妈那里充分获得。
2.先天气质,认识孩子,因材施教。天生气质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性格倾向,人的性格是有天生气质和后天学习两部分决定的。我们应该在孩子有天分的方面多鼓励给他机会,让他在这部分充分发展,在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则及早引导孩子规避问题。但看到孩子表现出懦弱,懒惰,暴躁等等。这些特质时,这表示他一定有另一方面的优点存在,就像硬币有反面也肯定有有正面一样。
怎样根据天生气质因材施教,优点里发展缺点里学习,当孩子展现出的是缺点那一面是,首先我没有想到他还有一个反面的优点,不擅长数学的孩子可能在语言和艺术方面特别有天分,其次短板意味着我们要给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比如不擅长数学不代表不用学不能学,而是说孩子可能在这方面花费更多时间,却仍然不是很出色,了解了孩子的这个特质,把心放平,让孩子达到基本水平就好,不要因此让孩子给自己贴上了我就是不行的标签。比较理想的是孩子有优势,最容易出色的部分慢慢累积,将来可以将那个特质或长项用在工作中,而有缺点的部分也慢慢学习,不让它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2.不贴标签,父母没有必要跟孩子说,或当着孩子的面讨论她是什么类型的,天生气质。我们自己有所了解和默默的观察留意,就好多在优点的部分让孩子累积自信和成就感,缺点的部分多教导让他学习。3.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给他最需要的营养。
下篇:
很多时候孩子希望的是“妈妈在”而不是“妈妈管”,否则引来孩子的反控制,两个人就很容易走进权力斗争的怪圈,所以这时候的妈妈真是又费时间,又费心地非常辛苦。
吃手的问题根源是孩子太焦虑,他只能用吃手来解除焦虑焦虑的原因,要么是和重要他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要么是重要他人,虽然陪他时间够,但自己很焦虑,把焦虑传染给了孩子。
其实一个男孩子能不能有男孩子的样子,首先这取决于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被鼓励做自己,如果在家里她生气了可以表达伤心也可以表达这种表达,当然不是指打人之类,而是用比较恰当的方式,比如说出来画出来,那么他就会把男性的角色发挥的很好。
一棵木瓜树一定是开木瓜花节,木瓜只要给它自然的环境,不要乱给它基因改造,你不用担心它会长出别的果子,人也是一样,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正常发展,然后男女的角色就会发挥出来,不会混淆。其次一个儿子会不会长成一个有男子气概的人,还取决于他跟父亲的关系是否良好,只要父亲愿意跟他连接,愿意肯定他,即使这位父亲的性格本身非常温和,而且也会变成男子汉。现在的男孩子之所以缺乏男子气,原因在于他们跟妈妈的关系太好,跟父亲的关系不怎么样,他们很少跟父亲连接,很少得到父亲的肯定,加上妈妈的过度保护,总提醒,他有危险,都是男孩们变得比较退缩。
接纳表示,妈妈愿意听听你的诉说。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他只是一个性是通过身体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只是邮差邮差送完信之后当然就会离开。
如果父母让他感觉很不安全,他知道自己一旦承认了错误,父母会把错误作为武器攻击它,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孩子的同一个错误,有的人说他他不承认,而另一些人说他他就愿意承认,因为他知道再how,后者面前即使承认错误也没什么。而当孩子因为被冤枉而委屈时,重要的是告诉他该怎么办。
当孩子情绪爆发的当口,我们如何引导她呢?简单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妈妈看到了你的情绪来妈妈抱抱,到妈妈怀里哭一下,说话时妈妈越淡定越不焦虑,效果越好,孩子也可以发脾气,扔一些不会弄坏的东西,或者用枕头沙包打打沙发墙壁发泄一下,的确是不可以打人,也不可以摔掉容易坏的东西,或者也可以教孩子,你可以大声喊出来,我很生气。
孩子完全是一面反射我们自身情况的镜子。
想要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尽可能给足孩子心理营养,无条件接纳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此时我最重要,肯定认同,赞美,以及做好榜样,切记三个不要:一,不要伤孩子自尊,讲你很懒,你很笨,这些贬低人格的话。二、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三、妈妈自己不要太焦虑。
当孩子遇到挫败的时候,简单的安慰之后直接告诉孩子失败后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因为他总要学习如何面对挫折。
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反应里找答案,自己做检讨。孩子伤害自己已经是一种偏差行为,这种行为表明孩子内部的情绪过满,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妈妈要做的不是想办法让孩子学习承受情绪,而是反省自己在批评孩子时声音和语气里有没有过大的力量,声音能量过大,语气过于强硬都会引起孩子的过度反应。试试改变自己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看能不能好一点,如果温和客气的教导,对孩子不管用,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办法,比如孩子不肯收拾东西,我们就不同意他们出去玩,直到他完成分内的事情,温和的说教没有效果,不代表我们只能用激烈的批评。
即使当孩子犯了很大的错,我们需要用认真严肃的态度讲,尖锐的话时我们也要用身体和孩子做连接,比如靠近他,用手握着他的手或肩膀,告诉他你刚才那样做,妈妈觉得错的太离谱。
无条件的接纳,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孩子,主要是指在几样特别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上做到接纳:1.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做对事情或做错事情的时候,当他做错事情时,我也接纳他,这个人不因为做错而给他负面评价。2.他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你的期待是,比如你希望自己温和又善良,但一时你做不到,没有关系接纳自己,此时此刻真的还没有达到期待。3.他做事情失败的时候不是错了,而是努力过却还是失败了,也不对人给负面评价。4.他产生负面情绪时,比如对方生气告诉他,我看到你生气了。
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说情绪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