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巴蒂,我叫运营,我的名字是不是很特别~你可以理解成名词——也许是运营这个职位,也可以理解成动词——运营一场活动或是其他,虽然我是随互联网行业的盛行而发展起来的,北鼻们可能还不知道如何界定“如此随性”的我,下面我就来个自我介绍。咳咳。
运营:神秘而多变的我
现在,你们知道了我叫运营,但你却不能在每家公司里都看到我,有时候,我隐姓埋名,摇身变成了“用户关系”,或者“用户成功”;有时候,我也会乔装打扮,给自己带个“市场”的帽子,但无论我怎么变化,我始终以用户获取和用户维系为人生目标,周旋在用户与企业之间,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我还有几位弟子,他们几个组成了我的整个家族,被公认的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主要负责产出大量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建立品牌认知、优质内容的传播,也是为了让用户更喜欢善于思考的我~活动运营负责从活动策划到执行落地的整个过程,有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产品,有时是为了更好地留住用户;用户运营主要负责一些他十分看重的用户,如同“二八法则”,那些只占20%的关键用户,往往发挥着近80%的巨大作用。
在不同的产品形态中,我还有一堆亲戚。比如我那个在社群类产品的亲戚,他每天都要制造话题,带着用户一起做活动,而那个在电商产品的亲戚,他总要一股脑地想着今天搞什么促销活动,明天要不要弄点代金券;还有那个做游戏产品的亲戚,他绞尽脑汁,就是想从用户那多赚点钱,但又不能让用户走掉……他们各有各的侧重点,也运用着各自的手段,目的就是再多培养一些忠诚用户,提升产品的黏性。
运营:最了解用户的我
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位难兄难弟——“产品”,我跟他之间的是是非非岂是三天三夜能理论清楚的,然而,若产品离了运营,就如没了脚的蜈蚣,何其不爽呀!当一款具备生命力和稳定性的产品研发出来后,也许用户根本没体验过,也许用户觉得这根本就是个不成熟的产品,不愿意使用,这时,本运营爸爸就适时出现了,同时,我们也是距离用户最近的那个人。
首先,我会确定运营的调性,像“Soul”这类社交App,主打“来一场灵魂的交流”,我就会从“秘密环境”、“自然交流”、“真实的自己”、“有趣的灵魂”、“走心App”等方面开始产品的全方位包装,界面呈现的内容、产品功能的特点以及宣传推广的文案都会有固定的风格和定位,塑造品牌的独特性,也提升了产品辨识度。这个调性可能是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已确立好的,而运营就要将这些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关键竞争力进行修饰和包装,更易被大众所接受,用户也更愿意买单。
基于产品的特性,我会迅速获取一批种子用户,像微信读书这类基于微信好友的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传播和推广优势,我只要建立一些“分享免费领取”、“长期阅读换取读书币”的激励机制,就能轻松地获取用户,进而,微信读书推出了读书电台,邀请电台主播,同时也是另一批关键用户入驻讲书,为用户带来多方位的内容价值产出;而如果是知乎这类内容性产品,我首先需要甄选出几位业内大V并邀请他们发表内容,只有通过前期大量的内容投入,才能慢慢营造出良性的产品生态。
接下来,我会为获取大量用户进行一系列高端的操作。往大了说,广告投放,BD商业推广,也可以是渠道推广运营、活动运营,泡论坛等;具体的运营方法比如提升APP应用商店的ASO排名,线上新媒体运营,线下市场的地推等等,只要是能想到的办法和手段,都要穷尽毕生所学,就等着用户们乖乖被套牢~
可是,大量实践证明,过于关注前端推广而忽略用户体验的公司,其产品不久就会暴毙。试想一个卖食品生鲜的小程序,用户想要知道有哪些商品品类,却只能看到几张巨大无比的广告概念图,用户购买后想要看看配送情况,却发现并有查看订单这一功能!以这样的界面广而告之,相信各种渠道推广都很难维持变现。
还有一些产品的落败反而是产品周期及产品功能的问题,之前还比较火的“最右”App,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强势推出后,也仅仅是依靠搞笑的段子和神回复走红一时,可是再怎么精辟的段子看着也都有觉得无聊的时候,况且单靠搞笑的文字,很难将产品持续做活,从读图时代走向短视频时代也是互联网的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抖音”的出现则彻底颠覆了“最右”,作为视频类App,其生产的内容就有大突破,除了恶搞类短视频,还具备居家生活小知识、萌宠、抖音拍摄技术等内容,也附带着“潮流”的标签;让用户能以最低的成本展示自己、与高手互动,满足了用户的虚荣心;抖音同时也会进行精细化运营,而最右并没有做到短时间内内容的持续更新。
以上提到的产品体验、产品周期、用户体验等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靠运营来维系的,用户对于产品不满意,运营是否建立起了用户反馈的通道,是否与用户保持了最紧密的联系至关重要。小米手机上市为什么能受大量手机发烧友的追捧,就是因为在产品还未完全成熟时,依靠着最先一批小米粉的用户反馈,促进了产品的持续迭代,最后推广的产品用户也愿意买单,从而带动忠实粉丝帮助口碑宣传。因此,运营,往往是和用户接触最多的人,套用黄有璨老师的一句话:“只有始终距离用户最近的那个人,具备了运营无限的可能性。”
运营:我的未来你敢赌吗?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产品的迅速更迭,使得不少互联网人陷入迷茫,而对于互联网产品公司而言,运营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过,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总会经历一个由粗狂转为精细的过程,按照《运营之光》一书的观点,未来的运营可能会更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是否愿意为产品背书,是否发自内心地愿意传播产品和品牌,是否愿意追随你的运营,也许会成为互联网产品的成败关键,一切都未可知,而未来又都近在咫尺。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