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634/129828ebbd350dca.jpeg)
之前的文章中,写了这么一段话:
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点,回头看,我的人生不是一条直线,直线貌似坦途,却没有任何可以叙说的;我希望是曲折的前进,波折虽然不易,但那些曾经的波峰和低谷,回头看,全是风景。
现在再看这句话,我似乎是把生命中经历的这些波折当成评价整个人生意义与否的标准了。
可是明明人的一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平淡中度过的,我们更多的体验和经历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
所以上面那句话,对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叙事自我
从古至今,我们都是这样在评价某一个人,包括自我评价。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大家耳熟能详,但我们谈他的时候,总是会说他的赤壁之战,他的小乔,他被诸葛亮气死(虚构)这几个环节,貌似这几件事撑起了他的整个人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群老头老太太聊天的场景,他们说的最多的模式就是“我当年、我原来、我曾经干过……”,对曾经不平凡经历的叙述,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
其实,这种方式就叫叙事自我,专门回忆、讲故事和发掘人生意义的自我感知方式。
“叙事自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会对过往的经历的时间长短没有感觉,而只在乎这段经历中感受最强烈的部分和结尾的部分。
这叫“峰值——结尾规则”。
如果你想让人接受一段特别痛苦的经历,比如说要让人接受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的结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结尾的分手后,让他感觉到,他并不失败,他还是很棒的一个人,他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找到很优秀的另一半。他的痛苦就会减少很多。
我们平时的自我认同,都是这个“叙事自我”。
体验自我
与"叙事自我"对应的是“体验自我”,“体验自我”经历的是每时每刻的即时感受。
老人们说的,是他们后来的“叙事自我”的感受,他们当初的“体验自我”未必是这么想的。因为没有谁会想在当下的时点主动经历痛苦。
“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的差别,用健身的例子最能诠释。
我们经常会在收到刺激后,叙事自我决定励志,为了一个美好的身材和未来,计划从此开始每天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但每到要出发的时刻,体验自我就会感受到健身房中肌肉的酸疼,跑步机上的疲惫,体验自我会很不乐意。
体验自我感受当下每一个时刻的每一个感觉,他喜欢享受短暂却强烈的快乐,害怕短期强烈的疼痛。
他对即时的痛苦和欢乐敏感,却又对长时间平凡的过程不敏感,也就是过程忽视。
这会让我们忽视细水长流的幸福,和容易接受长期且轻微的不愉快,关键是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这个状态,所以要警惕这个情形。
我想说的是,“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意识到这点之后,重要的是怎么用二者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就像,我们知道了万有引力,才明白如何让火箭上天,才知道如何让卫星绕地球转。
我们就是认同叙事自我,不管是现在我们回忆过去,还是未来看现在。
同时我们也就是会受限于体验自我,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以终为始
以结果导向。
为了满足未来叙事自我的小虚荣和当下经验自我的充实,我们要二者用心经营。
因为当下的体验总是实时反馈,所以我们要努力为体验自我营造积极的环境和经历,比如提前一天把健身的准备工作做完,和欣赏的人一起健身;比如和心爱的人一起打拼,这拼搏的当下,自然又是未来叙事自我的经典素材。
因为人生总是有挫折,所以我们要为未来的叙事自我讲一个故事,来让我们觉得自己生活的很有意义,或者至少觉得生活是逻辑自洽的。
参考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一句话,一个人未来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这是多么长远的意义赋予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