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梦文摘
刘明礼:远去的夯歌

刘明礼:远去的夯歌

作者: 星梦文摘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08:46 被阅读72次

    【作者简介】

    刘明礼,退役上校。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老年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政协报》《中国审计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江西日报》《河北日报》《安徽日报》《湖南日报》《新疆日报》《思维与智慧》《老人世界》《燕赵都市报》《广州日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3000余篇,多次在全国性征文比赛中获奖。

    文/刘明礼  

    周末回老家,吃过午饭和哥哥在屋子里聊天,忽然听到房后传来一阵连贯的“噔噔”声。我问哥哥哪来的这么大动静?哥哥说是后邻准备盖房,在打地基。我说那你不去给人家帮忙呀,哥哥嘿嘿地笑了:“你以为是过去盖房打夯啊,现在都是电夯,俩人就够了。”一句话,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的记忆在被时光切割的碎片中努力搜索、拼凑,脑海深处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卷……

    农村盖房子垒墙头,打夯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三四十年前还没有电夯,我们冀中老家打夯用的是一种很重的长方型夯石,再棒的小伙儿,一个人也只能勉强撼动。夯石上方有孔,用于穿铁丝捆绑木杠。两横两竖共四根,需要八个壮小伙抬。若不需要“大”“力”,又怎么能叫“夯”呢?所以,那还真是个力气活。

    老家盖房,一般选在春季,因为天不冷不热,活不太忙,又多晴少雨。人们白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打夯这活,往往是在晚上。乡里乡亲的,不管谁家有事,主家一招呼,没人不去帮忙。哪家要盖房了,前脚开好槽,用水把地基洇透晾上两天,跟大伙一说晚上打夯,小伙们各自吃饱喝足后便都去了。

    房座上,早早就用长木杆高高挑起了150瓦的电灯泡,主家用钢精锅端来开水,里头泡着“花三角”的茉莉花茶,还有一大桶的井拨凉水,旁边放着一摞平常吃饭用的粗瓷碗;一个旱烟笸箩,里边有烟叶、烟纸和二三毛钱一盒不带过滤嘴的香烟。

    打夯不仅是力气活,八个人还得步调一致,所以必须有一个领夯的。这夯可不是谁都能领,必须懂活路、嗓子好、反应快,能说善唱。领号者不抬夯,吃的就是开口饭。都说“高手在民间”,的确如此。村里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我们村最有名的领夯人叫文才,平时是村里的电工。只见他在那叉腿一站,清一下嗓儿,仿佛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八个小伙上来扶起了夯杆。文才不紧不慢地一声吆喝:“哥儿几个加把劲哟”,八个人便同时猫腰,齐声喊出:“夯呀个掫哟”,那几百斤重的夯石便嗖地一下被高高抬起,又嗵地落下,砸出一个深深的大坑,震得大地微微一颤。接着,便一领一唱地运转起来——“大伙来帮忙啊”,“夯呀个掫哟”;“往东悠喂”,“夯呀个掫哟”;“这再砸一下呀”,“夯呀个掫哟”;“别砸了脚哟”,“夯呀个掫哟”;“夯夯要打正哟”,“夯呀个掫哟”;“大家不要笑哟”,“夯呀个掫哟”……那领夯者喊出的号子,既有韵律,又有节奏;既指引夯路,又提神鼓劲;既严肃认真,又间杂调侃,唱词完全是“现炒现卖”,即景生词。一声声号子连起来,像一曲流觞,音律舒展,粗犷激昂,诙谐幽默,雅俗共赏,声声连贯,不停不噎,有张有弛,韵味十足。

    那时的乡村,没多少文化娱乐活动,看打夯、听夯歌,也成了村民们的一大享受。夯场周围经常是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人越多,领唱的打夯的便越起劲。夯起夯落,夯号声声,他们仿佛不是在打夯,而是在尽情地表演,这夯场就是舞台,给寂静的乡村晚增添了无穷的欢乐。

    如今,打夯的场面已经彻底消失,那铿锵有力、激越纯朴、韵味十足的夯歌,也在故乡的天空渐渐飘远,只留下那一代人心底的回旋……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平台编辑(QQ:3211721296)授权。

    分享|阅读|生活|电影|鸡汤

    《星梦文摘》旨在收集发布精品美文,品读原创佳作,提升生活品质,陶冶心灵情操,分享人生喜悦,陪读者共读好书。诚挚欢迎全国各省、市知名作家、文学爱好者授权转载发布原创佳作! 

    1、投稿信箱:xingmengwz@163.com

    2、投稿QQ:3211721296

    3、投稿微信:xingmengwz

    4、来稿请用文本格式或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片。

    5、稿件须为原创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明礼:远去的夯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ip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