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打磨出一本名为《向荣的保险知识分享手册》的小册子,意在更加全面、系统的给来咨询保险知识的朋友进行科普。
以前做需求分析都是在纸上涂鸦,但受困于我的字写得实在难看,事后别说客户看不懂了,就是我自己好多时候都要辨认半天......
所以当去年听到一位优秀的小伙伴分享自己展业神器——分享手册时,做一本属于自己的保险知识分享手册便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可是由于我之前自己编排过两本“书”,一本是为了印刷爷爷的诗集,一本是给小罗同学24岁的生日礼物。不同的是内容,相同的是全都甚费心血——配色要高级,排版要舒服,图片要处理,文案要新颖,还有数不清的魔鬼一样的细节,好多个正在兴头不愿停笔的熬夜......
深知不易,所以就一直拖延着,直到一个多月前,被疫情困在老家,就动手开始做,于是从配色到配图、从排版到内容、从文案到插图、从细节到熬夜......
本着“慢工出细活”的精神,以平均一整天最多做两页的速度,我又“呕心沥血”了一次,嘻嘻终究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定稿后(截至目前)这马卡龙配色主题还是越看越喜欢滴~
所以,迫不及待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今天先整体介绍一下,后面我会就版块拆分给大家再详细介绍每页的内容。
这是小册子的封面,是从素材库里找的手绘元素自己P成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只小恐龙在晴天的时候就买了一把保护伞,随后经历了天阴、暴雨、雷电、霜雪的恶劣天气变故,但因为有伞的保护,它一直平安顺利的走到了“风雨之后有彩虹”的美好结局。
寓意就是在变故到来的时候,保险就是手上那把可保无虞的保护伞,但是一定是在变故还没有征兆的时候就做了合理的安排,如果已经有坏的苗头时才准备,大概率已经晚了。
做这样一个封面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一定要趁早、趁健康的时候做好合理的保险规划,这样在我们生活万一遭遇变故的时候,头顶上才能一直都有那把温暖的保护伞陪我们走过风雨、遇见彩虹。
最前面就是自我介绍啦,用了一张色调很温暖的生活照做背景,中和一下职业照的严肃正经,其实这也是我的工作-生活态度——不是彼此分离的平衡关系,而是相互映衬的融合关系。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自由的人,很不喜欢被强迫着去做一些不认可、不喜欢的事情,更不喜欢以往那种“戴着面具”去上班的工作状态(比如今天心情明明很不好,却不得不对着客户强颜欢笑;明明是客户态度很恶劣,我强硬一些就会挨批),这也是我从银行出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高度的精神自由也是我最满意现在这份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只做自己喜欢、认可的事情,没有无意义的形式消耗,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客户服务(偶有气场不合的客户,我也可以礼貌的请他出门左转),还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棒的工作(前提是躺着数钱不算工作),所以现在的我并不觉得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割裂之处,在哪里我都可以做那个喜欢的自己吖~
保险经纪人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只忠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挑选最合适的产品,致力于帮客户省心、省力、省心、省钱。
无论是家庭资产还是个人资产,想要做到持续健康的稳定增值,那必须要做一个科学合理的配置规划。
而保险是资产配置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是转移风险的最有力工具。
健康险包括重疾险和医疗险两大类,重疾险解决你与家庭的关系,医疗险解决你与医院的问题,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唯有“配齐”方显神威!
在没有正确认识保险以前,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重疾险是“用来看病的”,但其实重疾险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作为“医药治疗费”,而是作为挽救患者家庭经济命脉的“收入损失弥补”。
在重疾险的赔付中,占绝对地位的就是恶性肿瘤——即癌症,除此之外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挑选产品时,应该格外注重此类疾病的合理赔付。
这一页解决的是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重疾险应该如何挑选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的分组问题。
在多次赔付的产品中,分组赔付的产品往往比较便宜,而不分组的产品价格就会高一些,原因正是分组的核心逻辑就是“将关联疾病分在同一组,且同组只能赔一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赔付率,所以便宜。
而不分组的产品,只要满足间隔期的要求,即使是关联重疾也可以获得赔付,赔付率要高出不少,所以价格自然高一些。
在实际挑选时,应结合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综合考量。
医疗险是消费型的一年期短险,优点是费率便宜、杠杆高,缺点是越便宜的产品稳定性越堪忧,除非买的是高端医疗,否则无法保证年年都可以拥有这份保障。
医疗险也是所有险种中费率差异最大的一个,从百万医疗的几百块到高端医疗的几十万,这中间比银河还宽的差距不仅是价格,更是背后所代表的医疗资源。
定期寿险是家庭经济支柱的必备险种,是最能体现保险“爱与责任”这一特质的,可惜这么好的险种却因为几乎没有佣金的原因(费率太低)不被以前的业务员所推崇,宣传力度很小,远没有重疾险那么家喻户晓,所以几乎每个客户都不知道,尽力科普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
意外险和定寿一样属于“高杠杆、低费率”的险种,小是小,但作用却很大很关键,一顿饭钱就可以买100万的保障,不要不就白不要了么?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提供了一个健康合理的家庭资产分配模型,强调专款专用是家庭资产稳健增值的基本核心。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说普通人的资产总值是那个长堤,那日常生活里被忽略的“拿铁效应”就是蚕食长堤的白蚁。要想富,可能最需要先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日常消费习惯。
年轻人做一笔长期主义的强制储蓄,就不失为一个为以后的“暴富”打下良好基础的好选择。
而无论是要做强制储蓄,还是想要资产保本升值,利率都是最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往后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国的利率持续下行,且继续下行压力极大;往前看,欧美发达国家大多已经进入零利率、负利率时代。所以在当下锁定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在长期资产规划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锁定利率的意义不仅表现为若干年后,对比其他同个安全等级的理财投资的相对优势,还有经过时间加持后的复利攀升速度不可小觑的绝对优势。
不要因为觉得3.5%、4%在当下是个不起眼的收益率,就忽视了安全稳定这一核心要点。龟兔赛跑不仅存在于寓言,也存在于真实的理财投资中,在一场持久站中,年化最高20%的投资未必跑得过每年确定4%复利的“傻瓜式”投资。
对于年轻人来说,养老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相反,是一个现在提起正合适的话题。
就像我做的这个养老爬坡图,可以退休的标志不是到了年龄,而是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那这笔储备应该从什么时候准备呢?
答案是越早越轻松,可以准备的周期更长,需要准备的本金也越少。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准备养老金?因为养老只能靠自己。
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红利这个词已经与我们这一代彻底无关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社会老龄化。未富先老是我们基本国情,在巨大的社会负担下,我们这代人的养老会何去何从?
前面讲的都是保险的基础保障功能,而资产的保全和传承就是保险可以解决的高层次需求,更多的体现为法律思维的运用。
于保险公司而言,没听过的不代表是“小公司”,只是广告打得少而已;以为的“大公司”未必真的很有实力,可能就是广告打得多而已。这是关于保险公司的第一个真相。
资产规模第一名的公司和最后一名的公司,其安全性都是一样的,因为十大安全机制适用于每个大陆的每家保险公司,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一定会有“接盘侠”,不是别的保险公司,就是国家。这是保险公司最硬的底气。
我们所购买的每张人寿保单,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兜底,无论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都不会影响到我们手中保单的效力。这是作为消费者最值得信赖的依托。
说到最后,再提一下我的公司——明亚保险经纪,是国内第一家将经纪人模式引进到人寿保险领域的公司,距今已经15年,15年初心不改的坚持做“专业、客观”的业内标杆,被盛赞为“保险行业的一股清流”。
以需求为导向推荐产品;一朝投保,终身服务的服务理念;比投保更需要专业的是理赔......这些就是我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
致力于服务好每一位有保险需求的委托人,用专业和服务获取尊重和认可,以此推动更多的家庭拥有专属的保险保障方案,在风险来临时,不会再有多一个家庭因此碎裂。这就是我最大职业追求和职业目标。
以上就是我小册子的重点内容啦,今天不做重点讲解,以后分期开展~
如果你刚好需要了解保险相关知识,欢迎私聊我一起交流
如果你在深圳,那么疫情之后一起约个喜茶,你带上你的问题,我带上我的小册子,来场一对一的探讨交流,两个小时保证解决你关于保险的所有疑问,欢迎来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