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刷到一段视频,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这让我格外的关注了她。
今天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也是无意间看到了他的一本书《特别狠心特别爱》,她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亿万富翁。
作者沙拉是个犹太裔的上海人,他的父亲是在20世纪30年代,我的父亲立维·伊麦斯逃离苏联,一路颠簸流离,来到中国上海。凭借犹太人的韧性与智慧成功过上了富足平安的日子。
在她十二岁时她父亲不幸离世,然后她经历“文革” ,并辍学,后来成了一名女工,结婚后,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
看到她的经历,确实非常艰难,不过她凭借自己人智慧成功把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了顶级的富豪。
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1、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犹太人教育孩子不能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需求。
犹太孩子财商栽培法:
第一阶段:认识钱
“金钱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
第二阶段:掌钱能力
洛克菲勒对孙子约翰零用钱的处理有几条细则:
1.约翰的零用钱起始标准为每周1美元50美分;
2.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让家长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
3.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储蓄;
4.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准确地记录;
5.未经爸爸、妈妈同意,约翰不可以购买较贵的商品。
第三阶段:赚钱能力
都说开源节流,节流重要,开源的意义更大,这更确切地说是培养孩子的赚钱意识,让孩子了解赚钱的规则,了解到财富流转的规则,在工作中还能体味到回报与付出成比例,这看上去很简单的道理。
第四阶段:财富知识
对财富形成正确的认知,非常重要,钱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 。
第五阶段:财商箴言
犹太人从小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沦为赚钱的机器、守财的奴隶。相反,他们把“理财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从小懂得劳动伦理学,从小学会投资和理财,目的不在于单纯地灌输知识和锻炼生存能力,更长远的意义是要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
2、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延迟满足”是以色列亲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中国的教育就是不愿意委屈孩子,自己生活的苦就不愿意让孩子再去受苦,就是因为这种亏欠的补偿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
3、撤退一步,学会放手(leave alone)
在教育孩子中,因为我们的家庭结构是大人和孩子的比例几乎是四比一,这种吸取造成了对孩子进行潜力的呵护 ,恐怕让孩子可绕碰到造成一生的遗憾,这种客户同样对孩子的个人的成长,形成一定的阻碍。
我们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会让孩子自个去解决他自己的问题,这样更有益于孩子成长。
犹太名人马克思也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通过对犹太孩子的观察,我发现“特别狠心特别爱”并没有隔离开犹太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血脉情缘,反而更增添了家庭的凝聚力,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
《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所提到的“超量满足”被犹太人视为家庭教育软暴力,他同时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能力。
尤其是她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的人还没学会爱就做了父母,他们在当了父母后,却不知道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这是所有当父母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我们要让孩子拥有生存的本领、财富的能力,但我们不要把孩子沦为转钱的机器,而是让他们学会拥有真正的拥有自己的生活,活出生命真正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