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习作教研课观后感
今天下午的教研活动听了一节习作课。执教的老师是学校四年级组的李老师,来上课的学生却是五年级某班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李老师要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抽到的课题就是五年级的习作,所以就先拿几个班来磨磨课了。这节课显然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上了,在自己年级组已经上过且修改过流程。今天主要是上给全校的语文老师听,让大家再提提建议。
走进功能室,我一眼看到屏幕幻灯上出现的就是《习作课》这么几个字。而在开课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竖式短语“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其实到最后我并不清楚她的这节课课题究竟是什么。
纵观整节课,她一共呈现了四个环节:方法一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方法二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方法三通过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方法四选择恰当的事例刻画人物。四个环节均分为“师出示范例(以猜测人物的形式)—生当场练写—展评学生的练写”三个步骤。四环紧紧相扣,内容依次递增。本习作单元表达要素“初步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把一个人的具体特点写清楚”中的“运用多种写作方法”得到了充分体现。
令人欣赏的是学生每一次练写效率都很高,基本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次起来发言展示的同学也都语音标准、情感充沛,且文字没有什么语病。看得出,这个班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不错的。相较学生,执教老师的话语就不是那么多了。主要是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语与对学生每次练写的评价语。
其中,衔接语让我印象很深刻。一方面是这些语句的言简意赅,比如“描写人物外貌我们可以按照先局部再整体的顺序。”又比如“闻音识人,一个人的语言总是与她的性格紧紧相连着的。”“人因事而立”等。加之她的声音轻柔婉转,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美感。于无形中熏染了学生何为美的语言。如果说课堂也有个人气质话,那么她的气质就是这种温婉柔和、诗意江南型的。
印象深刻的另一方面是:这些衔接语与对学生评价语的转换中,给人一种强行调频的突兀感。比如说前一句还在说学生的人物外貌描写多么有特色,一瞬间就引出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了。因为对学生的评价明显带着欣赏、鼓励的语气,大多为口语,比较生活化,接地气。与书面化文学化的衔接语略显风格不和。
再在说说该执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用词、口吻都非常好,给予了学生非常及时的肯定。但从教学意义上来说,还需要适当完善或调整内容。这种调整首先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心中有预设,即你要想到学生的当堂练笔会出现哪些情况,每一种该如何应对。当情况偏离时,如何调整。今天的课堂就是出现了大部分学生的文字被同一种范式引领,而老师没有及时进行开拓引导,以致后面学生思路趋于固化的情况。
将近40分钟时,也就是一节课结束(听到学校下课铃响),课堂流程才走到四分之三,只好利用下课时间继续上。最后一环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时间有限没能充分展开。
虽然学生的四次片段练写都很顺畅,但最终却没有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只能说,用一种方法写一个人,学生学会了,掌握了,且是很轻松、很愉快地习得了。那如果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来写一个人呢?学生能否完成?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课堂上的四次练写,同学们并没有每次都写同一个人。
所以,我也产生了第二个困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里是否有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一篇习作?(这节课是40分钟还是一个小时)
课后,我又继续回忆思考了这堂课的整个流程。始终觉得整体设计清晰流畅,一目了然,若是其中一两个环节在形式上稍作改变或许会使整堂课更为丰富、饱满。比如每次的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可以改为生生互读互评。至于这节课的标题,如果是我,我会取《住在我心里的ta/一个人》,比较夺人眼球,也更具想象空间。至于学生是否需要成文,如果是我,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成文。从课堂导语入手就让学生明确这个目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给你留下过特别的印象?”(可以补充:无论是身边熟悉的人,还是一次偶然相遇的陌生人,还是不时接触的半熟悉半陌生的人)在学生思考回答后,老师接着提问“你能先告诉我们ta的样子吗?请你在纸上写一写。”然后依次展开后面的环节,让学生逐步通过添加上这个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再借助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通过正描、侧描等手法来呈现这个人的特点。
四大环节一步不少,每次练笔及展评也继续保持,最后一篇习作当堂成文。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对习作略做简单修改,将这堂课上的口头约定“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直接践于行动,促进理解与运用。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之见,供与李老师讨论之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