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樊登读书:万古江河

樊登读书:万古江河

作者: 薛定饿着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23:10 被阅读186次

昨天,下载了樊登读书,以前叫“樊登读书会”,后来不知为啥去了一个字。一看新手有7天免费VIP,赶紧听。

最新的一期讲的是《万古长河》,一本书讲完中国历史,作者是许倬云。这本书与众不同的是沿用梁启超的观点,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并以此为各章的标题。

图片发自樊登读书

中国有7种地貌特征:蒙古地区,以沙漠、草原为主;东北地区,以森林、山地为主;黄河中下游,以黄土高原、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以湖泊、河流为主;沿海地区和岛屿;西南地区,高山、盆地、故地;西北地区,高山、高原为主。

“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发展了农业与牧业,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们开始定居。定居后有余力启发心智活动,致使各地人群的生活方式,具备了一定特色,这就是文化。

在传说中,炎、黄两部的接触与对抗,反映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长期竞争,胜利者黄帝一系移入农业地区,改为种植五谷。

由商到周,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从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代有两大重要特征:文字的出现、王权的确立,殷恰好满足这两个条件。击败了强大的商,当时商人的文化水平,非周人能见其项背。检讨这一历史发展的原因,最后,周人认定了“天命靡常,惟是亲”。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完成了历史使命:阶层转换、思想系统成形、南方崛起、编户齐民。

中国的中国。秦汉帝国的制度,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由于普世帝国的稳定性,中国在历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对抗后,仍能延续。新进的佛教挑战了儒道体系,这外来的信仰最终融入中国文明。

东亚的中国。秦汉建立的中国文化秩序,并未随东汉覆灭而消失,三国两晋南北朝,正是重整这一普世秩序的过程。五胡乱华的结果,是最终胡汉文化的交融。唐朝成为东亚霸主,唐朝与邻国的关系:羁縻州府(东突厥)、册封体制(朝鲜、日本、高句丽、百济、新罗等)、相对独立(吐蕃、南诏)。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宋面对北方的强邻始终居于弱者的地位,北方胡化甚深。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后,重文轻武,是为了结束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澶渊之盟,宋以大量岁币,换来了百年和平。北方则是辽为女真(金)取代,金又为蒙古(元)取代,三个征服王朝,遗留于北族与汉族社会的影响,自有深远意义。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趋于封闭保守(祖训、长城、海禁),海商的利润更大,比如郑芝龙海盗集团,就投入海上的投机冒险。掀起第一波西潮,同时市场经济得以发展。

朝皇权完全掌握了东起满洲、西迄西藏的广大地区,其威势甚至超过大唐天可汗。汉地体系满蒙体系,叠合成为清帝国的二元体制。剃发改服,不仅仅是民族间的冲突,而是直接触动了文化认同。康熙晚年正式禁止西方传教工作,由此直至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才开放教禁。两次英使来华,双方不能进入谈判,一方面清廷自满自大,以天朝自居;另一方面,英国也过分自信,提出片面优惠的要求,盼望中国接受。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国为适应新的世界,从内部检讨与反省、从外面学习和模仿,中国的文明竟致撕裂、扯碎。近现代史,大家比较熟悉。

我的感想

樊登的视频里没有说,而文稿却里提到了:中国考古学家一般认为,从体质特征推断,中国人是由当地早期智人演化而来。然而,近来新兴的“源于非洲说”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我个人是倾向于相信,人类都是源于非洲的说法的。虽然两种观点都是推测,但是一个推测的依据是体貌特征,另一个却是在基因技术取得突破后,依据基因检测推测出的结论。当然,这个还没有形成定论,期待以后会有更多的证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樊登读书:万古江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un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