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春去冬来,大自然运转的规律,人们的节气活动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节气诗篇与歌曲,是对自然运转的讴歌、顺应自然,取法于天,让我们把一颗颗和谐的节气科学与文学种子,撒布在孩子们的心间,让他们学会观察自然,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做一个小小的自然爱好者。
——著名科普作家刘兴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水小仙。最近北京路边的落叶都打上了薄薄的霜,你们那里下霜了吗?
明天就是霜降了,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天气渐寒始于霜降,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初冬即将开始。

(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24节气动图之霜降节气)
关于霜降,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霜降的来历、民俗和诗词,最后还有一个好玩的霜降小手工,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迎接霜降的到来~
古人对霜降的解读
古人认为,从霜降开始,接下来的15天都属于这个节气,而且可以分为三段,每5天为“一候”,每一候都有一件代表性的事情,用来简洁明了地表示当时的天气特点,俗称“霜降三候”:
一候豺(chái)乃祭(jì)兽
释意:霜降时节,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准备储藏过冬。不过,即使是动物也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将捕来的猎物整齐铺排,祭天报本;
二候草木黄落
释意:秋风一阵紧似一阵,最后一片黄叶也随着大自然的一生叹息悄然落下,无声地归于尘土,实现了它落叶归根的宿命;
三候蛰(zhé)虫咸(xián)俯(fǔ)
释意:昆虫在自己精心打造的洞穴里,犹如睡着了一般,耷拉着脑袋不食不动,以最舒适的姿势,安然进入冬眠状态,耐心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霜降民俗知多少
霜降来临时,还有这些民俗:
吃柿子
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霜降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连清代学者王世雄都将它称之为“果中盛品”。

赏菊花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在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登高赏菊也是文人雅客在霜降时节必做的雅事之一。
菊花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很多地方在这时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此来表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之意。

赏红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柿树等树叶的颜色随着气温的降低,受冷经霜而由绿变红,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至此也进入了最佳的红叶观赏期。

霜降的诗词
诗词中的霜降蕴含着古人对霜降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其中的感情吧。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咏廿四气诗 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念奴娇·水乡霜落》
宋·范成大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
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羁愁如织。我辈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霜降手工做做看

材料准备:
画纸1张,胶棒1根,水彩笔若干,铅笔1支,细盐若干。

操作步骤:
1. 先在画纸上用铅笔画好一枚树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 在已经涂色的树叶上,用胶棒均匀涂抹,注意叶柄部分也要涂抹哦。
3. 给树叶均匀地撒上细盐,晃动画纸,让细盐充分粘到树叶上。
4. 抖动画纸,抖落多余的细盐。



一幅带“霜”的树叶作品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呢?赶快动动小手,和爸爸妈妈做一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