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写研
【教师阅读】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眼界,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取决于他读书有多少。
阅读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能促进专业发展,开拓一个人的视野,丰盈人的心灵(图片) ,老师分享自己救赎的故事,有时候不是时间能治愈的,而是阅读这个过程让自己得到了救赎。
专业发展:丰富学识、增长智慧、克服倦怠、学会思考。
丰富学识:看书,会碰到类似的经验,学习经验,也可以请教老师。
克服倦怠:理想和现实差距,会被磨掉棱角,失去奋斗劲儿,很有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只把他当做谋生的工具,而不是自己的事业。
像田茂刚老师,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还是不断阅读。
一个老师的态度和知识会影响孩子,老师说,自己的读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当老师和教研员,备课和指导,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第一次接触的文集是《魏书生文集》,经过自己的争取,看了魏书生一系列的书,《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泛舟海海》《圣园之魂》教育杂志,《学会教学》,把书推荐给了同事和校长,2006年,偶然看到《生命化教育责任与梦想》,对"我"的生化教育生命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张老师习惯送书,后来接触了张文质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保卫童年》《生命化教育和梦想》,张老师有很多自己的教育观点。吴菲《致青年教师》《不不跪着教书》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李茂老师《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彼岸的教育》《今天怎样管学生》《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他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思考。
偶然机会,得到去北京大学参加雷夫讲座,记了厚厚基本笔记,花了一个月时间内化,写了一万多字的感悟——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教育的心,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尤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考的好不好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考好,我只是努力给每个学生创造好学习的环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告诉学生,无论你考的好不好,我都爱你。"适合送给所有的家长和老师。
在李茂老师的书里,还提到了罗恩.克拉克《优秀是教出来的》,里面的班规很具体的告诉我们怎样做,如"表扬人时,不能翻白眼" ,"向老师问好时,要记住名字且给予回应"。
【罗恩.克拉克】
《优秀是教出来的》《罗恩老师的教育奇迹》《中国教育报》有一栏明霞答问录,有自己的观点,跟老师是一线教师的体验是分不开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在这本书里,不仅仅是采访,而是能够感受到他们用心在做。
李希贵
《学生第一》《教师月刊》《海鸥欧乔纳森》
【写作】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思则殆
《用生命润泽生命》,并没有特意去计划,只是在记录自己学生的生活,《最一个纯粹的老师》,做老师,永远年轻,老教师——不仅仅是年纪,更重要的是心态,学生喜欢年轻教师,选择是知识的更新,《孙明霞的创意作业》,就是记录学生的故事和作业,都很有趣,当别人约"我"写文章,我并没有按编辑的意思去写,我写的是走着走着就开了,从来没有为了写书而写书。
【我的写作经历】
认知:从知识到生命(1995年10月山东省教学能手评比)——2000年10月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生物系改成了生命科学,这是认知的改变,当我接触到那些真正的做学问的人,让我感受到,真正学问的人是谦卑,特有涵养,在我遇到真正困难时,我给谢老师写了信,他亲自给我回信,是我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接触不同的人,也是我的精神财富和食粮,不仅仅是在他们身上学知识,学到更多多的是他们的为人。——2000年11月王府井书店,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骨干教师义务咨询,很多家长坐车去咨询孩子教育问题,给我特别深的感触,整整一天的培训:原来家长这么关注教育,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油然而生。在结业论文答辩时,我认识到知识本身如何关注生命,科学和人文怎样结合。
后来遇到了《中国教育学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写了2年,我的感受是:写文章——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千辛万苦,收获:确定了方向,从知识到生命,科学到人文,找到了结合点,让自己觉得是一只"井底之蛙(设备(塑胶操场)、实验室)",一方面是羡慕,另一方面是想如何去学习。
那时我就想,我要去上海看看,在杂志上看到可以去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和家人商量,最后去了,还是和在北师大一样,坐前排,从那以后,我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走出去。2004年,认识了陶老师,影响力很大(总编辑),他的文章特别受欢迎,我去跟老师去交流,在交流中,我替陶老师申请了去乡村做讲座,条件不好,陶老师50多岁,后来,校长跟局长申请,去山东访问,陶老师自掏腰包款待那些校长,他对我的人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不会让自己难堪
**主动去学习,你才能看到更多的机会。
吴非老师的乐观,给我很深的影响,给了我很多帮助 ,2003年,去苏州参加朱永新等老师主持的会议
*成功保险公司,每日三省我生,一天1000字,2005年,开始写博客。
后来,和张世宗老师(夫人)去杨校长去看荷花。建立了特别好的交流关系和特别深厚的友谊,以后每年夏天,我们都会聚会,我受他们的影响,每一样事物都可以变成资源。
张文质,教育如初恋般美好,后来来到我的课堂。
干国祥,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成员,新教育很多课程都是他自己研发的,为了研发一套课程,真正适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去了一个贫困沙漠区,教孩子艺术。
感受:
高山养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改变:人生追求 学习态度 教育态度 对待学问 与人相处
留下生活的足迹,写课堂。
我的文字从记录流水账开始,(真实、真诚、真情),对我自己的要求,不抱怨,不阴暗,不繁琐,不庸俗。在写作中,要善于发现、积累、过滤、思考、观察和交流。写作是思维的体操。
*李茂老师说到,写作需要读者,有时,读者是我们一直坚持走下去的理由,如果每日坚持,10年后,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但在写作过程中,好的文字要"节制",好的作品是磨了又磨,我们自身的任何改变都是教育的改变,只有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充分地成长,旧教育的种种弊端才可能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取得终结,阅读是一种不断成长的姿态,依靠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
附:
书单推荐
明日教育论坛 lylk 国外书籍
《中国教育日报》
孙明霞 魏书生 朱永新 李希贵 李镇西 李茂 张文质 吴非 雷夫 罗思.克拉克
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的访学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2018/8/2阅读与生命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