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收获一些感悟,叠加到自己原本模糊的感悟中,让那些感悟明晰立体起来;也会收获一些想要流泪的情感和思绪。
最近读《敦煌:众人受到召唤》有些上瘾。有关中日文物学家共同致力于敦煌保护的章节,倒是从中读到了一些日本年轻人的择业心理。
世界大趋势下,异国年轻人的生存动态是彼此相通的。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达,在以”内卷”和”速食”为励志和拼命大旗的社会生态下,个体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质量看似被无限放大提高,其实也实然存在着被无限的压榨。
年轻人对看得见的”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的尊崇,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读到大英博物馆中文部主任 Frances Wood (吴芳思)的采访记录,她提及:文物修复专家马克用整整7年的时间,专心致志为一本敦煌藏经洞中的绝世珍品《金刚经》进行修复。之后,她平静地笑着说,”大英的门外挤满了急切等待着的年轻人。但是,没有人愿意为一部文献付出7年的时间了。”
能及时看得见的收获,是一种正向反馈,总是能无形中推动你更加有力地付出。
对传统文化的付出,则远没有这么明显的即时性效果。或许只有真正对文物感兴趣、视对其恢复为自身生命的最大延迟满足的人,才能够日复一日地,把以年为单位的时光托付。
这是中日两国年轻人的共通之处。
会有谁,愿意把文物保护深深嵌入灵魂,付出以“年”为单位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