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是多么的幸福。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普通,是因为觉得承认之后自己活得没有价值。
但其实我们多数人就是普通的。据研究表明,普通人在人群中所在的比是68%,而比较优秀的人占13.6%,剩余部分可能就是非常厉害的了。
作者说,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呈现波粒二象性,在觉得自己很厉害和别人基本无视自己这两种状态间切换。而很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定位出了问题。
作者拿高考举例说,其实大家只要把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全掌握了,考本科就没问题,而再想往上走考211或者985的话,只需要再刷一点难题就够了,但前提是要掌握学校书本上的基础内容。但很多家长都本末倒置了,孩子学校书本上的都没掌握好,就在外面报班刷难题。这就是对孩子的定位出了问题。
也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也是普通人。我看到过新闻说,父母都是清华北大的学霸,可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可能就是孩子比较普通,符合均值回归现象。父母只要摆正预期,专注培养孩子的基本品格,做事认真,有始有终,刻意练习。这样孩子也能达成目标,可能发展得会更好。
道理大家都懂,可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还是需要做父母的刻意去注意,不要随波逐流。因为在中国这个社会,攀比很严重,父母不要因为其他孩子有什么,自己孩子没有,就强加给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
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孩子的定位都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