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7 步创造终身收入》
以前,看到老妈每个月固定存上一笔钱,总觉得太土。这点钱的利息可能还不够塞通货膨胀的牙缝嘞😒 等我 31 岁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普通人投资致富的门道——每个月固定存上一笔钱🤦🏻♂️
略微不同的是,这笔钱我存到了指数基金上。老妈子的办法不高明之处在于,她没有分享到社会高速发展的红利。而投资股市就一定能分到一杯羹吗?以前我一直排斥股市,因为我知道它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赔。但,股市上凭空多出来的、复利翻滚的钱到底是从哪来的?!!!
看了 Ray Dalio 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我才知道,那些看似凭空冒出来的钱是由知识的增长变现而来。比如:以前面包铺一天只能烤 1 块面包🍞出来。由于经验的累计、技艺的提高,现在可以烤出来 2 块🍞🍞了。那多出来的 1 块🍞就是知识变现来的。知识的增长,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可以服务更多人,由此产生了更多的钱💰
知识必须转换为服务才能变现。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懂得辣么多知识,却依旧不富有」的原因——因为我只想着自 high ,从没想过去服务更多人。
要想变得富有,你得找到 / 创造一个能把你的能力变成服务的产品 / 平台。你服务的人越多,赚得越多。如果手头没有这样的工具🔧怎么办?那就把你的钱交给市场,让市场去找到最具创新精神、最能把钱用好的人,帮你赚钱。这,就是投资。
这就是这本书对「什么是幸福」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可能的答案。
幸福的人生需要一个闭环。这个闭环闭合得越早,正反馈的收益越大,而且大到超乎我们这颗线性脑的想象。这个闭环是这样的:
- 感知这个世界;
- 形成对世界的某个部分的认知框架;
- 打通不同的框架;
- 变现;
- 重复这个循环️;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积攒信用,然后变现的循环。我们保持善良也好,我们求知若渴也好,都是在积攒信用,而信用就是我们的资产。但如果我们没能走完一个循环的最后一步——变现,幸福的飞轮就始终没法甩起来。
要把知识 / 技能变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一个平台去转化。这个平台难找难建,但搭建这个平台的成本未必那么高不可攀,比如:如果我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我需要的物质基础高配也就 5 万(一台 5D3 + 若干附件),足矣。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了这个目标,方法(准确地说,是控制论的方法)才使得上劲。比如:我想过上「不用工作,尽情思考、实现我的想法,自由研究我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生活。那一个月万把块钱足够了吧。如果年收益 8% ,我需要有 150 万的资产。而如果我现在有 15 万,30 年后就能有 150 万的资产,前提是年收益 8% 。
我们肯定会说,难就难在这 8% 上了。可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并不难,美国股市长期年回报率 9% ,买美股指数基金就好了。而就有一种叫 QDII 的基金可以让我们用人民币直接买到美股指数。
当然也不是那么简单,你还需要分散配置,定期再平衡…… 但,首先你的飞轮得转起来。
合上书,我立马决定,每个月固定存上(我以前从没意识到「定投」能从时间维度分散风险[1])1k 到指数基金里头,如果按 7% 算,等小朋友 22 岁本科毕业,就有 59 万了。那时候,就算她和当初的我一样迷茫,时间仍然在帮她赚钱。
然后我告诉小朋友她妈,我们要让小朋友在出生第一天就保持增值。不是做投资,而是手把手告诉小朋友,做一个靠谱的人,就是在持续增值。做人上靠谱,你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做事上靠谱,你能撬动更大的杠杆。
哇~~无意间发现一个久违的秘密呢!唉~~早点知道多好,虽然永远也不晚。但我还是希望,在我毕业那年,有人告诉我这个闭环,而不是一句「迷茫是正常的」。
鸣谢
如果不是七舅推荐,我是绝对不会翻这种书名的书的。看着像传销,翻着像传销,读起来还是像传销😪 但,里面确实 TM 有金子。
我第一次觉得很难用一个分数来衡量一本书的价值,大多数时候,它的行文都像王大妈的裹脚,又长又臭。但,其间又会夹杂一些你苦苦找寻多年而不果的方法。
-
比如下个月股市跌了,你依旧固定买入,就是从低位上买入。这就相当于从时间上分散了风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