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时,受过来人经验的影响,孩子小时什么也不懂,该收拾就收拾,要不等大了,就不听话了,想管也管不了。
儿子自小就活泼好动,什么玩具到他手里几分钟就弄坏,自己一点都不觉得可惜与伤心,拿着破损的玩具照样玩得津津有味。
你自小就只知道傻玩,别人愚弄你,你从来不曾觉察,乐在其中。
为此,我多次严厉地批评你,有时甚至在你的小屁股上打上几下。
我从来不曾真正想过你内心里真正的需要和渴求,总是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衡量你的行为。
清晰的记得你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陪你吹完生日蜡烛,我兴奋地说:“儿子,你多幸福啊!有爸爸妈妈陪,还有生日蛋糕吃。”
你的回答令我震惊,你可怜巴巴地说:“我一点都不幸福。你们动不动就训我,要不就打我。”说完,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看着你那两行热泪,我心里特别难受。我们立刻表态:以后不会再这样了,但也希望你能听我们说的话。
从此我们的交流方式温和了。
这天两读《自卑与超越》,知道五岁前,儿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能够开始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应对问题和任务,知道能对世界和自身期待些什么。
在生命最初四五年里,个体就已经奠定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配合方法。处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方法也已经基本定型。
在儿子接触这世界的四五年里,我暴风雨式的教育,挫伤了他最初的锐气,磨钝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
每当遇到超出他所承受范围的难题时,他都习惯性的退缩或求助。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特别严厉,儿子又是属于说完就忘,多次违反纪律的孩子。
每当早上送他上学时,他都会哀求我:“妈妈,我想转学。”我耐心询问,他说自己犯错误了,害怕老师批评。
每次我都鼓励他勇敢面对,如果老师误会,教他如何与老师沟通。
慢慢地他适应了,也懂得尽量避免错误。
虽然儿子的一次生日哭诉,让我及时止损,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尽量注意他的心理需要。但关键的那几年,对他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是我无法预料的。
每每想起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锐意进取,缺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勇,缺少面对困难的积极顽强,我心里都愧疚万分。
我的无知无意中伤了他,破坏了他对世界初步感知建立的正确联系,破坏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勾勒,对目标的追寻,行事的风格以及情感倾向。
这对他来说,是人生轨迹的影响。
这些在日后也可能被改变,但前提是得摆脱童年时形成的错误观念。
爱孩子,就给孩子积极的引导。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心理需要的一种反应。
严格管教的同时,务必让孩子的心理充满阳光。不过度打击,不过分否定,批评后针对孩子的心理需要给予一定的心灵抚慰,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期待。
不同的孩子,给予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没有定法,却需要父母用心对待。
感悟
越是读书越是发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越觉得更应当多读书。
一本《自卑与超越》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更懂得如何做一个母亲。
生活远不止一加一等于二,更深刻的是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世界奥秘多,人的奥秘更多,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可能用很多句话都表达不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