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的“环境性”

人的“环境性”

作者: 石龙芮是也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16:08 被阅读0次

禅意,所引出的环境性。

兴之所至,输入“禅意”关键词,自动跳出禅意空间、禅意室内设计等字眼。

说得玄乎点,“禅意”是种意境,是种精神所处的状态。禅意的装修设计似乎是有点面子功夫了。细想,不尽然。

两日前,我悠然自得,岁月尽好。今日深处闹市却难以找回不久前的感觉。都道是,人是社会性动物。其强调的,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精神分析学派,更有甚者将独立个体抹去,仅以“关系”为立足点来研究人。长期来讲我深以为意,而作为一个喜好独来独往的人,总是带着些许疑惑。不与人交往难道就会社会性难以生存?

此时我倒觉得,之前理解的人的社会性太过局限。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常常备受忽视。这种人的“环境性”,或许不需要与人有言语上的交流,只要“存在”即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场、氛围,即我们在一个静谧的环境能静谧的原因。俗语,“心静自然凉”一定得有前提,当精神状态极好时,环境带来的影响便可忽略不计。然而世间俗事纷杂,哪能安好一生?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由此发挥了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喜爱的人也不是非得近在眼前伸手即触,哪怕远远存在与生活的某个角落,也能带来极强的舒适感。此亦是环境性。

相关文章

  • 人的“环境性”

    禅意,所引出的环境性。 兴之所至,输入“禅意”关键词,自动跳出禅意空间、禅意室内设计等字眼。 说得玄乎点,“禅意”...

  • 圈子很重要

    人是环境的产物,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很难抵抗环境的力量,也就是说人在环境面前常常是...

  • 听沈嘉禄讲百年上海及其建筑的故事

    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人能够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制约和影响人,人与环境发展是同步的,作用也是同时...

  • 环境适应性

    除了人有适应性,环境一样有适应性,我发现。

  • “论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古人曾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那是植物,而且天时地利都有助于它生长。 反观人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论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年初的茶话会上,大家说了自己一年的计划,除了工作外,晴姐说,我今年一定要学会游泳。 想起去年她还说,学什么游泳,我...

  • 论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今天下午去了一趟健身房,本来只是想咨询点事情,不过看到好多人在健身,也忍不住跑了一会,足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力。 ...

  • 读《社会性动物》有感。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里面有不同的个性。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因为环境就是社会性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

  • 环境到底有多重要?我们来看看一则关于美国大兵的真实事件

    这篇我们来谈谈第三个行为改变的原则,即培养“环境场”。环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环境塑造人,人却很难影响环境。关于环境...

  • 茅草屋的爱

    人不能选择出生的环境,但是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环境可以育人但有些人却没有珍惜自己所处的环境,孔子说过,人之初性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的“环境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dv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