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发明了电,好比封闭愚昧的原始部落,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文明的门。
早年幼童课本,有篇课文《有了电,真方便》:电灯、电话、电视机,有了电真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那时,还不知电为何物,作为神奇之物,只活在人的口中。学校晨读、晚自习,燃的都是自带的煤油灯,那时全然不知什么是PM2.5。等到放学,教室上方笼罩着浓浓的黑烟,吐口痰,都是黑的。
村子通电那天,好似过节,看着锃亮的灯泡,越想越神奇,原来世上还有不用燃油的灯。接连几个晚上,各家大人都让灯彻夜长亮,有光,内心也变得敞亮。
学校通电后,煤油灯就成了备用品,刚通电,经常会断电。后来,到了农忙时节,或用电高峰期,更是频繁跳闸,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慢慢地,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好赖,用上电了。读到了中学,教室清一色荧光灯,亮如白昼。每周日返校,夜色中,远远看着灯火通明的校园,心头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暖意。
有了电,农田灌溉彻底解放了人力。之前灌溉,年年靠两轮平板车自制塑料水袋,到远处的河里拉水。累人不说,效率极其低下,一天也浇不了多少田地。等到大田打了机井,一合闸,水自动就顺着沟渠流进了田里,自此,乡人终结了祖辈看天吃饭的年月。
最早的黑白小屏电视机,是全村人的宝贝,为了这个小小的屏幕,村里专门盖了三间青砖瓦房,购置了条凳。每当夜幕降临,或雨天,屋子里坐满了人,虽可看的节目不多,但人人仍看的津津有味,即便是欣赏不了的钢琴演奏、舞蹈,只要出人像,都舍不得离开。直到一个圆圆的花足球出现,大家才扫兴而去。那时电视播放的国外节目特别多,《大西洋底来的人》、《女奴》、《神探亨特》……,不胜枚举,让人如痴如醉,造就罕见的万人空巷。后《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精良电视剧的播出,更是将乡村娱乐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当时,为了应对突然停电不影响观看电视,村里自制了自行车发电机,一旦停电,马上就有年轻人排着队,轮流脚蹬发电,让大家继续将本晚的电视连续剧看完。到了电视机普及,家家拥有了一个小小的娱乐中心。白日农忙,晚上各家用餐后,早早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有了电视的乡村,夜晚,突然变短了许多。
到外地求学,写信,是与家里沟通的唯一途径。等到村里小商店安装上电话机,打电话,变成最快捷的沟通方式。那时电话金贵,一般人家装不起,商店安装了公用电话,打电话计时收费。参加工作后,给家里打电话次数渐渐增多,父母总往商店跑接电话,越来越不方便。家里商量再三,最终决定用积攒下来的三千元钱,安装了一部电话机。从此,电话机就成了一件宝贝,接听电话,成为父母一大乐事。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寻呼机、大哥大、小灵通、全球通、互联网不断依次攻城掠地,遍地开花。到如今移动互联网、5G通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大行其道,让人目不暇接。在无数光鲜的背后,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所在,那就是“电”,没有了“电”,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电”,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生活中,有无数电的化身,他们埋头苦干,默不作声,将鲜花与掌声都甘心让给了他人。他们,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不过大多时候,我们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到有一天失去他们,才猛然发现他们存在的价值。
珍惜每一度电,给每一个电的化身送去最真的关爱,只有如此,世界才会有拥有更多、更暖的光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