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一个家庭,两个世界》

读《一个家庭,两个世界》

作者: ph_hundredmiles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05:58 被阅读46次

    长者顾毓琇先生小传

    本文初写于16年,时过境迁,略有修改。

           顾毓琇先生(1902-2002,江苏无锡人)据说是顾炎武的直系后裔,但是已不可考。他幸运的出生在太平天国的兵锋蹂躏他的故土三十年后,因为此时他的家族已经重新集聚了人气与财富。顾毓琇的父家顾家是江苏无锡著名的绅商家庭,经营当铺、药品、仓库,同时也向佃农出租耕地;他的母家王家则以学者官员著称,外曾祖王廷祯曾任武昌知府,在陈玉成进攻武昌的战斗中殉职,曾祖曾在李鸿章治下的直隶担任地方官员。家族的沉淀在他的上一代已经体现,他的父亲童年就开始学习西学,曾就读保定军校与保定法政学堂。顾家在江苏虽然不算显族,但与其他绅商家族通过联姻与交友产生了联系,形成了成体系的绅商网络。江浙沪绅商网络的顶层包括著名的钱家、蒋家、胡家,向下蔓延,根深叶茂,在20世纪中国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受到洋枪队与英国海军陆战队保护的开埠口岸,苏南与浙江的绅商家庭很早就能够接触西方经典,在该时期诞生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杰出的人才,成为了民国及共和国科技、工程、文艺、金融的中坚力量,而顾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支。

           1908年,美国国会决定返还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中国留学生赴美深造,清华学堂成为留美预备学校,称留美学务处;1912年(民国元年)清华学校正式成立,江浙沪学子在庚款留学生中占了很大的比例。1915年顾毓琇进入清华学习,1923年赴麻省理工学院,1926年即获得硕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位华人电气工程博士申请者,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博士就读期间与1929年前,他曾在威斯汀豪斯与通用公司担任工程师的工作。顾毓琇精通数学,主要研究电机的瞬态分析,这样的研究方向在当时无异于现在的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他的博士论文提出了“顾氏变换”,与他的同事罗伯特H帕克提出帕克变换的论文同时发表在1929年美国电工学会年会上,至此同步电机双反应理论与对称分量法均在数学上得到证明,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初步完善,为电力系统瞬态研究奠定了基础。顾毓琇在早期的研究以电机与电路的动态分析为主,并在高阶微分方程求解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

           顾毓琇深受江南读书风气影响,得到了实际上的博雅教育,今人或许感叹顾毓琇和江泽民先生都在精擅科学(工程)专业的同时在文学、艺术、音乐上有一定的造诣,实则是不通历史造成的畸见。对于江浙沪绅商家庭的子弟,这在清末民国时期是必然的训练,蒋方震、钱学森、顾毓琇、胡适等人在各自专业颇有成就,但也都同时在博雅学科上有所精进,不足为奇。顾毓琇在清华时就以戏剧闻名,他的话剧以中国题材、西方话剧形式为特点,当时非常时新,由他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琵琶记》在波士顿公演时,演员阵容包括梁实秋、谢文秋、谢冰心,舞美设计则由闻一多完成。这个名单虽然后世看起来很高端,其实在当时的留学生圈子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说明了当时赴美留学生的档次很高。顾毓琇的诗作虽多,但他其实不以诗作见长,只能当得上中平的评价,他在戏剧与音乐中的重要贡献,是将西方话剧介绍到中国,同时翻译与创作了多部西式歌曲与歌剧,例如著名的《欢乐颂》(席勒)的中文歌词,就是由他翻译的。

           1929年,顾毓琇回国担任浙江大学电机系教授,同时任电机系主任。时值蒋中正的支持者,本人也是学者的张静江主持浙江省府,首义元勋陈其美的侄子陈立夫除了主持中央组织部外,还担任了一系列经济建设部门的官员,例如经济委员会委员,建设委员会委员等。满清的捐班道员与匹兹堡大学的矿业博士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极度信赖革命精神的同时极度追求专业和学历,依靠国民政府整理财税后的转移支付,杭州展现了让世人震惊的精神面貌,麻省理工的博士潘铭新、胡汝鼎、顾毓琇、陈体诚、朱世明等等纷纷得以镶赞省政,其仰赖之重,是后来的学者无法企及的。对华善意并期盼进步的美国人(比如麻省理工大学电机系主任杰克逊教授,1931年受顾毓琇邀请来华)看到坚固的公路网四处延伸、杭州贸易博览会上展示的电动机精致坚固,在报章上撰文感叹这是伟大民族觉醒的前夜,同样作为基督徒的他与亨利卢斯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认为看到了上帝在东方的恩典。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哥伦比亚大学宋子文博士精心的财政工作与对初具发展的上海金融界的摧残的基础上。黄埔江畔的外滩似乎有这样的魔力:每逢政权管制放松,汲取克制时就能迅速成长(并不需要支持),但往往当政权开始关注这一财源时,就是经济迟滞的先声。基督徒蒋主席在10年后就会发现,西方技术正向输入到东方社会,让作为技术洼地的东方社会保守势力无法阻挡,给予东方社会的专制者先辈们无法想象的无上的权力与尊荣,然而过度挥霍与汲取民间经济和过度挥霍身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路易十四的报偿由路易十六承担,尼古拉二世与蒋中正都自尝了苦果。

           在国民政府空前宽裕的教育经费与专业性政府官员对于精英教育的高度重视之下,顾毓琇在浙江大学两年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几乎从无到有创建了浙大电机系,同时敏锐的认识到随后电讯领域科研的必要性,延请赵增钰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张明涛、吴锦庆来到浙江大学任教,创立了浙大电讯实验室。1931年,顾毓琇参与发起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后来也成为了中国工程学会的创始人。

           1931年,顾毓琇受邀出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32年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爆发,顾毓琇的戏剧《荆轲》、《项羽》、《岳飞》、《苏武》等出版并得到热议。同年,顾毓琇接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邀请,出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次年接任工学院长。1933年,他发表论文《应用于电网分析的麦克斯韦定理》,将研究领域扩展至电网分析与控制的方向。七七事变之前,他和他的同事为清华电机系的建设尽心竭力,发表了《感应电机串联分析》、《多相系统数学分析》、《二元电路分析》等知名论文(二元电路分析是顾与萨本栋博士合著,萨本栋同为庚款留学生,后留清华大学任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电机学教材的作者),建设了空军南昌风洞基地。

           随着战争的邻近,国府在翁文灏的主持下开始了战时建设的步伐,资源委员会一时大权在握,如同49年后的国家计委,孔祥熙在行政院、翁文灏在资源委员会、宋子文在财税系统、陈立夫在教育部组成了计划官僚与进步主义者的联盟,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养料,后者为前者提供精神食粮,学术界尤其是理工科学术界摇旗呐喊,这种组合体现出了强大的计划经济思维,和同时代在西方学术界备受重视,被认为在苏联得到完美实践的专家治国论高度契合,使得国府的自信心与经济权利都在1937年达到了高潮。他们的政策主要是,从财政上效仿王安石和蔡京,在教育上推行统一考试制度,兼并私营与教会学校(例如南开大学即在这一过程中国有化),在工业建设上大搞政府投资、赤字建设,以革命的名义打击资本家与外资企业。1937年前后,中共甚至无法掌握上海和江苏的民间工会,因为国民党的条件和待遇要优厚的多。如果从经济总量而不是人口数量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至少50%是在抗战前完成的,85%是在49年前完成的。以革命和反帝的名义,国府开启了威权主义的狂欢时代,民初的共和主义和宪法政治早就被抛诸脑后,和帝制一起成为了遗老遗少的感慨。进步主义者和学者笔下生辉,歌颂着苏联的伟大成就,鄙夷着英国与美国的保守主义,直到1953年,哈耶克教授才以《知识的谮妄》一文开始了知识界的反思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士大夫情怀使得许多优秀而知名的学者忘却了术业有专攻的古训,顾毓琇、李四光这些理工科技术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没有直接参与,也是摇旗呐喊的参与者。国民政府和国府统治力最强的东部地区成为了西方左派思想的试金石,许多西方的激进到匪夷所思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可能在本土实施的,有很多就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试验,而掌握了当时学术界主流话语权的西方左派也为他们辩护与掩护。这一结果是国民政府中官僚主义的空间高涨,这一现象随着抗战建国口号的提出达到了巅峰,直接奠定了国民党在战后败局。

           1938年,陈立夫在汉口就任教育部长,作为热爱学历与留学背景的“FBI式官员”,陈立夫任命顾毓琇担任教育部政务次长(教育部副部长),如果行政院里陈立夫、顾毓琇、张道藩(著名画家、剧作家)的组合都不能被认为说明了国府相忍为国、一致抗战的决心,那就没有任何理由为国府辩护了。1940年前,顾毓琇的主要精力投入了高校内迁与合并计划,他与陈立夫提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改革方案,这一改革方案的特点包括:利用对内迁经费的控制,将高校国有化;百年树人,战时也不能削减教育投资,以培养理工科技术人员为主,压制文科专业;统一考试制度,破坏了民国时期大学自由招生的体制,由考试院统一负责招考(考试院来自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是国府五院之一,其本意是作为政府公职人员的铨叙、考评与监督机构)。这一教育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造成了远超出需求的大学生供给。例如,江泽民先生曾回忆说,在上海交大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因此,大批大学生被推入中共支持者的行列。此外,这一教育改革为49年后的经济建设,尤其是两弹一星工程和前三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批工程技术人员在1976年后依然发挥余热,在教育界与工业界硕果累累,1973年顾毓琇回国访问时,周恩来还专程提到此节,并表示感谢。

           顾毓琇在教育部的任内除了协助陈立夫推行高校内迁与教育改革计划,还在全国各地(不包括沦陷区)指导教育和电气化建设工作,当时中国最大的电气设备制造厂中央电工制造厂(下辖多个分厂)的建成与投产中他都做了许多努力,1943年他出访印度,开始接触佛学,为后来的佛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期间,他主持成立了国立音乐学院,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1944年,在他的推动下,致力于全民普及廉价义务教育的《国民教育法》通过,顾毓琇获得景星勋章。同年,在行政院云南会议上,顾毓琇建议推行政府全面控制粮食生产、征收、定价、分配与售卖工作,并发表长文《耕者有其田,食者有其粮》,足见其虽然在本专业与博雅领域建树颇深,但经济思想上深受马克思主义与苏联计划经济影响。有趣的是,负责中央银行研究部的冀朝鼎博士强烈赞同顾毓琇,而冀博士几乎是半公开的中共党员。1945年,顾毓琇辞去教育部政务次长,接替蒋中正担任中央大学校长,以平息中央大学反对蒋的抗议活动。9月,上海光复,顾毓琇辞去中央大学校长,担任上海市教育局长,他同时在上海交通大学兼课,这就是顾毓琇与和江泽民、朱镕基等人师生关系的起点。1946年初,顾毓琇作为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出访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为蒋中正非常感兴趣的核能研究计划游说他的美国同学李卓浩博士的好友O.劳伦斯博士(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得到了后者的支持,后者曾致信蒋中正,为中国提供回旋加速器设计范本。1946年底,顾毓琇发表《非线性系统的理论与控制》,他在官宦生涯中没有停止追赶学术界的潮流。在上海市教育局长任上,他创办了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1947年9月,顾毓琇接替蒋中正出任中央政治大学校长,同时被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5月,与夫人由上海出发到台湾,又抵香港,1950年在婉拒了中共请他回国的邀请,和与夫人和三位幼子幼女移民美国。

           回到美国后,他相继担任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致力于非线性系统与非线性控制的研究,发表有《交流电机的非线性分析》、《电机系统非线性振动》等论文,将研究领域拓展至应用力学领域。顾毓琇在麻省理工与宾大同时担任应用数学、电机与应用力学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50年代他获得了兰姆奖章,担任IEEE、IEE、IUTAM的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他同时研究佛学,于1979年发表著作《禅史》。

           顾毓琇深谙统战价值的意义,因为他的出国和他的统战价值的存在,他的兄弟与子女在国内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1973年应邀回国访问时,周恩来释放了他的表兄王昆仑(王昆仑在1933年即成为中共党员,后担任国府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等职,1949年担任政协常委、政务院政务委员,后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初期被打倒,坐牢七年),此时不愿与他一起出国的叶企孙已经含冤去世。1979年再度回国访问,致力于促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修业访美。

           顾毓琇晚年在费城度过,他的学生江泽民曾经前往探望,并给予正式与官方的高度评价。他传奇的一生在2002年画上句号。他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伟大的教授与工程师,高产的诗人,杰出的剧作家,音乐的爱好者,艺术的保护人。他曾经承担许多责任,有些远远超出了他的知识与能力范围,即使以事后诸葛亮的心态苛责于他,也只能承认是当时的时局与领袖人物将他推到了前台,他本人是不必也不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的。虽然热爱中华文化,但顾毓琇的教育与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思考方式与认知图景显然更偏向于美国文明,因此当他终于投入精神故乡的怀抱中时,他也终于在自己应得的位置上安度余生,同时,他的工作也成为了留给中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一个家庭,两个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h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