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作者: wenlinry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7:43 被阅读0次

    “我用尽了全力 过着平凡的一生”,谁能看见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是我近三年来觉得最好看的一本书,没有之一(上一次还是《旁观者》)。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近期推荐看什么书,这一定是第一推荐。为了表达我对这本书的爱,我先在kindle上买了看完了,又买了一本纸质书,再看一遍。

    最先看到的是宣传语:满地都是六便士,他的眼中却只有月光。

    故事简介更是简单: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他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看完这个介绍,我以为就类似我读过的无数个平凡无奇的故事一样,经过一番心灵的旅程,去窥探这个“平凡人”的生活故事,所以我果断买了电子书,还是在打折的时候买的,真惭愧。

    斯特里克兰从一开始就是以第三人称的身份出现,好像永远谈论的都是别人的事情。从某处得知了他好像在巴黎出轨了,从某处得知了他坚决的要离婚,从某处得知了他其实一个人穷困潦倒的在巴黎学画画,甚至慢慢知道了他一个人过得很艰难,很苦闷。

    直到后来,他病了,并且病的很严重。好心的荷兰画家收留了他,把他放在地下室里悉心照顾。荷兰画家的妻子布兰奇很害怕这个人,觉得他像魔鬼,但是也在丈夫的恳求下一起照顾他。他很瘦、很虚弱、甚至还有点疯狂。

    斯特里克兰怎么疯狂呢?他把荷兰画家赶出画室,自己作画。他甚至最后还迷倒了他的妻子布兰奇,让她成为了裸体模特。最后布兰奇为之疯狂。离开丈夫,又发现斯特里克兰不爱她,最后自杀。这个可怜的荷兰人带着这幅画最后回了老家。看到这里,我甚至觉得斯特里克兰是多么的讨厌,他冷漠无情,甚至不可理喻。作者的“我”也为此愤愤不平,主角克兰德到此处几乎都是以第三人称出现的,没有太多言语,做了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接下来有一段作者“我”与主角克兰德的对话。斯特里克兰第一次透露了自己的心事:

    “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女人。当我的欲望满足了,我就回去忙别的事情。最真实讨厌,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不受欲望支配,自由自在地去工作。因为女人除了爱情什么都不懂,所有他们才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女人爱上你,除非拥有了你的灵魂,她才肯罢休。因为她很软弱,控制欲极强,没有什么能让她满足。她心胸狭窄,憎恶她无法掌控的抽象事物。她满脑子现实,嫉妒理想。男人的灵魂在天际游荡,女人却想将它囚禁在自己的账本里。你还记得我妻子吗?我发现布兰奇也是一点一点,在玩我妻子的那套把戏。她千方百计布下罗网,就是想捆住我。她想把我拉到她那个水平;她一点儿不关心,只想占有我。”

    这是书中第一次如此正面表达斯特里克兰的想法,这时候整本书已读完了一半。看完这段话还是让我非常吃惊。在我正常的世界观、感情观中,爱确实是全部,爱情不可缺少,爱情也包含的很多种种,炽热的疯狂的,平淡长久相敬如宾的,很多人也希望爱情最后变成亲情。但就感情而言,不管是父母亲情之爱,还是男女感情,或者闺蜜朋友的友情。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感流露,都是包围在外面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空气,就像水和食物一样正常。爱情,于斯特里克兰而言这是人性的弱点,甚至是囚禁。我不认同他说的女人如此,但确实有一部分女人和一部分男人都如此。禁锢的感情毕竟不能长久,斯特里克兰和第一任妻子其乐融融的生活着,有柴米油盐有基础社交,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世俗。所以斯特里克兰追寻的灵魂的交错又是什么,谁也回答不了。连他自己都搞不懂。否则他不会在布兰奇这场闹剧之后,去了塔希提岛。并且最终逃不开世俗的继续娶妻生子。

    当然也有一些人和斯特里克兰一样,他们知道,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更重要的东西去表达。是什么?是他所说的作画,是灵魂的表达。对我自己来说,我没有这样的一件事,让我疯狂到将其他所有置身事外,但不管是爱情也好,不管是一份重要的工作,一个自己主动的学习旅程也好,哪怕是我小小的理想。都是组成“我”和完善“我”的一部分。我的灵魂也等同于我的经历、我所有时间上消耗的事物、我的思考和我的表达。

    而这个时候,斯特里克兰的画也是一样。虽然有一些崭露头角了,但是还不太成熟。用作者的话说“这些画的印象,像是为了表达灵魂的某处状态,做出了惊人的努力。在竭尽全力下,旁人又找不出任何头绪来。” 我想,这个时候的斯特里克兰是很难受的,就像一次破茧而出的痛苦,一束光的炸裂。这个时候,斯特里克兰大概四十七岁了。

    所以作者又写下了一段我特别喜欢的话: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上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最后,作者在斯特里克兰去世后去了这座叫做塔希提的美丽岛屿,一座与世隔绝的岛。但这却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斯特里克兰原本生活在岛中,和土著人一起生活,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患上了麻风病,村民们驱逐他。只有他的老婆和孩子跟着他,一起去了山里住。甚至他成了集体攻击的对象,不准他们用溪水,买食物等等。最后两个孩子死了,就被埋在他们家的芒果树下。斯特里克兰成了再没人管的山里人,只有老婆阿塔陪着。

    在斯特里克兰最后的一年时光,他的眼睛瞎了。他瞎了之后开始在屋子里画壁画,画的整个屋子都是,天花板上也是,最后见到这幅画的是她的老婆和叫来善后的医生,据医生描述这副杰作想向人传递的东西他试图理解也不能得到完全的答案“看起来非常奇妙,荒诞至极。就像创世之初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夏娃、椰子树、菩提树、凤凰树、鳄梨树。展现在你面前的是赤裸裸的人类原始本性,你感觉害怕,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还要表达一些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垠。”。斯特里克兰最后的遗言是,烧光这副壁画,烧光整个屋子。

    “攫住斯特里克兰的,是一种创造美的激情。这让他一刻不得安宁。让他四处奔走。他是一个永远跋涉的朝圣者,被一种神圣的乡怀之情所困扰,他体内的魔鬼对他冷酷无情。有些人追求真理,坚定不移,为了实现它,不惜将他们自己的世界完全推翻。斯特里克兰也是这样,他所追求的美,等同于真理。”

    就此故事就结束了。

    第一次读这本书,我读到的是苦难是囚禁,是孤独下的狰狞和难受。是对灵魂的拷问。留下一堆值得思考的问题,和耐人寻味的语句。

    而第二次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得到的不再是这些悲伤的情绪,我读到了一束光的存在,就像月亮。书里即没有提到六便士,也没有提到月亮。但我们都清楚,由此映射出来的当下现实社会,哪里有什么月亮,满脸的六便士。有时候某些人的脸上会看到一丝月光,但是转眼就没有了。有时候某些人的心里有一点月光,但一天天一年年的在被六便士消磨着。

    最后,以小说的开头作为结束。小说一开始谈到了最开始认识的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和先生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

    “最后他们功成身退,子孙满堂,其乐融融,当他们年事已高,他们将步入坟墓。

    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写照。这种生活模式给出的是天伦之美。它让人联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溪,婉蜓流过青春的牧场,被浓荫遮蔽,最后汇入苍茫大海;但是,大海如此平静,始终沉默,不动声色,你会突然心生烦恼,莫名的不安。

    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怪诞想法,这些天来一直在心头作祟,我总感觉,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不大对劲儿。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力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这样的安逸总让我惊惧。我的心渴望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有所改变——改变和不可预知的冒险,我将踏上崎岖怪石,哪怕激流险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oj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