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篇】第二章:于丹“有用”、“无用”说不清(上)

【第二篇】第二章:于丹“有用”、“无用”说不清(上)

作者: 费蜡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19:39 被阅读0次

    于丹说自己“曾经见过一个科学实验”,把一个会跳的小虫子放在瓶子里,它明明是可以跳得很高的,但盖上盖子后,小虫子因为屡屡碰到盖子,最后打开盖子后,小虫子就跳不了那么高了,因为在小虫子的意识里,“头顶上那个盖子,将是不可逾越的”。其实不用等那西欧啊虫子意识到盖子问题,越跳越低是必然的,估计最后她趴在瓶子底儿动都动不了了。这个实验是可以亲见的,但却是不科学的。网络上流行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科学实验”,有几个能当真?

    于丹讲这个“科学实验”是想揭示“今天的教育”中的“一种可悲的现象”,父母用自己的观点给孩子规定了什么有用、什么没用的“戒律”。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并且庄子也是反对用自己的观点来揣度和约束别人的。但于丹却对“有用”、“无用”认识不清,于丹说:“作为一个葫芦,它以后只能成为瓢,而不能成为一个巨大的游泳圈,带着人浮游于江海。作为一块土壤,上面只可以种菜种粮食,没有人去追问土壤下面可能埋藏的矿藏。”这里面哪个是属于“有用”或“无用”呢?“做瓢”和“种菜”自然是“有用”,但“浮游于江湖”和“金矿”不同样是“有用”的吗?这里面并没有庄子所言的“无用”,像“菜地”发现为“金矿”,只是把一种“有用”转化为另一种“有用”。

    于丹说:“庄子在《逍遥游》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什么叫做有用?”但于丹并没有弄明白“什么叫有用”。于丹借“家长”的片面认识来说明什么是“有用”。那些家长往往认为,“趴在窗台看蝴蝶”是无用的,“练钢琴”是有用的;“玩泥巴搭城堡”是无用的,“练打字”是有用的。当然,即便我们不学庄子,也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看蝴蝶”和“玩泥巴”可以开蒙智力、陶冶性情,当然是“有用”的。

    这些都是“有用”,那什么是“无用”呢?于丹是解释不出来的。因为她一开始就把“有用”与“无用”的概念弄乱了,或者说在理解这个问题上的“境界”太低了。于丹在讲述完这些之后,暴露了她对此的模糊认识,她说:“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难道一个人一定要循规蹈矩、按照程序、按照规则去设计自己的人生吗?”在于丹看来,从“循规蹈矩”换个思路成为“打破常规”的时候就完成了“有用和无用的相互转化”。其实,这仅仅还是一种“有用”转化为另一种“有用”,与“无用”有什么关系呢?

    于丹总是提不出什么是“无用”,因为她根本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无用”,当然也就弄不明白什么是“有用”,所以其所有论述都是在“有用”中绕来绕去,走不出“有用”的圈子,按于丹的说来说,这就是“境界”问题了。

    在庄子哲学里,“有用”就是“利”,有实际而具体功用的都属于“有用”,无论常规思路下的功能,还是换个思路打破常规后的功能,都属于“有用”。比如庄子所说的“散木”,做家具是无用的,但一旦用来乘凉或朝圣又成为“有用”了;那什么叫“无用”呢?在庄子看来,对他人对社会没有任何功能就是“无用”。像于丹说是“看蝴蝶”、“搭城堡”如果激发出艺术思维而成就艺术家的时候,那还是“有用”的。

    其实,要理解庄子的“有用”和“无用”,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庄子哲学产生的前提,那就是处于病态的、污浊混乱、动荡不安的环境,正如庄子所言的“昏王乱相”的时代背景下。这时候所有的“有用”都会被利用,并且以个体的尊严、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而“无用”则可以避免这样的被利用,从而保全了个体的尊严、自由和生命。从这个意义上,庄子才说“无用之用即大用”。这个“大用”就是对个体的养生保全。

    我们看到,“无用”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所以是“无待”,不需要凭借任何外物而自由存在,这样才臻于“逍遥游”;而“有用”总是有条件的,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有用的东西,在另一环境和条件下就无用了,比如“宋人资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宋国人的章甫到了不用章甫的楚国就没用了。但这种情况下的无用还是在有用的层面看待的,而不是庄子哲学中是“无用”,正如我们所说,庄子的“无用”是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局限的,它永远“无用”。而这个“无用”除了生命个体全生的“大用”之外对于任何人都是没用的。

    所以,“有用”是在功利社会下的概念,而“无用”和“大用”则是个体生命下的概念,本不在一个层面。如果不上升到生命保全这个层面上,就无法理解“无用”,从而也不可能理解“有用”。当于丹在讲述“什么叫有用”的时候,只停留在功利社会的层面。而这样的层面是不可能理解庄子思想的,这时候的所有论述都失去了根基,设甚至连她自己也混乱起来了。

    比如,于丹讲的“摩尔斯密码”故事中的小伙子之所以被招录,还是因为“懂得这个密码”并且有着几份机灵,都是“有用”之功,与“无用”无关,也与“转化”无关。这也根本与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没有关系,那小伙子是因为有境界、有眼光而获得招录的吗?显然不是;再如于丹讲的“核心竞争力”,且不说核心竞争力“是不可效仿的,是唯一的”这个说法的片面性,而无论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都是庄子说的“有用”,而非“无用”、“大用”。

    如此理解,于丹的“心得”与《庄子》还有关系吗?如果说有关系,那就是歪曲了庄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篇】第二章:于丹“有用”、“无用”说不清(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qp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