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对你千依百顺,把你宠成个小孩子。
你挑:样子不帅,家底不厚。
心里不满不甘,喜欢上另一人。
你喜欢的这人把你当物件,他使用你身体,跟你借钱,你发信息从不回复。
你和父母同住,丈夫买菜下厨,送老人就医,打理日常事务。
你挑:脸上没有笑盈盈,嘴不甜说话不好听。
跟他吵习惯了,翻来覆去总是质问:某句话语气为什么是那样不是这样。
越吵他话越少了。
你是家中独女,母亲常来搭手。
你挑:做得多,说得多,介入小家庭太多。
一个又一个孩子都是妈妈亲手带大,都和外婆亲,独立的愿望问世多年,口号喊了多年,并没有真正迈出哪怕一小步。
你家境优渥外形俊朗,从不乏女孩子主动示好。
你挑:表情似乎有点高傲、个子矮抱着不舒服、脸比照片上大……
每次确定关系的瞬间,你脱口而出戳人心的话,憋也憋不住。
更可怕的是,你明知自己并不讨厌那些女孩子啊。
这样的事每天在各处发生,概括出来不过短短几行,当事人却经年累月被困住。
不是没有向朋友倾诉,可是朋友看你一眼,欲言又止,往往低声说:
“我看你就是‘作’……”
是啊,明明自己有不错的条件,身边有不错的人,周围有不错的资源,却无论怎么努力,都过不出还算不错的日子。
生活中“好的一面”像漫天锦绣,你不是不承认,也不是欣赏不来;
只是,“坏的一面”,是眼睛里的一粒沙——
好固然一直在,奈何你睁不开眼。
恕我直言,也许你需要的不仅是朋友。
上面讲述的只是事实,然而,每种事实都由人的意识创造。
你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这么选择,为什么非得这么想而不是那么想——仿佛有种无形的力在操纵、拨弄,仿佛潜意识里有个声音,不许你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些潜游在生命深处的意识,在暗处导演着你的人生剧情。
陪你耐心梳理、探索,与你一同回溯、觉察,直到发现那些你以为早已忘记或痊愈的疤痕和伤口,那些你说服自己认定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憾恨——
看见它们,接纳它们,好好抚慰过去的自己,然后,新的力量才生长出来,开始影响现在的生活轨迹。
这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这是专业人士可以为你带来的改变。
当你心明眼亮地回望来时路,会感激曾经为自己做过这样的投入。
当你轻装前行,当然依旧会有困扰,也少不了艰难;可是那时,你已知道:
我不是在“作”——
我有勇气探索自己,也有能力推动个人成长。
文末附上我的“名片”——
直接扫码,可以进入平台预约网络心理咨询;
如有所需,也可添加我的工作微信进行沟通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