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天造蠢材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18:56 被阅读0次

    人们喜欢对人生划分层次来帮助自己评估现在所处的境界从而对应的学习和行动。对境界的划分最常听到的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三种境界,而最常听到的解释就是返璞归真。这个观点自然没错,但个人觉得所说太空泛,很难转变为对个人有建设性的观点,所以我想就个人建设这点重新解释下这三种境界。

    第一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人的一生会有多次从零开始学习做事的时刻——婴儿咿呀学语,在中小学校学习理解世界的工具再到大学学习技能,社会上学习社交……每次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我所面对新的事物或新的技能定义——这也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

    这个境界其实就是认知二字,也就是认清楚什么是山。好比婴儿会说话前,必须清楚什么是爸爸,什么是妈妈,什么是苹果……只有认知了这些词语背后象征的事物才能去表达。回想一下你学生时代所学的科目,即使是数理化也都是从一个个的概念开始的,只有牢记这些概念才能让你在这门课上学有建树。就像画一副山水画,你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子的事物叫做山 。

    所以说认知是一件事的开端,也是基础。这个境界切勿贪功冒进,需要一步步的走踏实,虽然进步可能缓慢但是对日后的学习起决定性的助力。

    第二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当我们对事物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追求更深入的探究——也就是说理解。

    为了帮助我们的理解,我们往往会在在自己已知的事物中找到于其有共通之处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我们学习理解 。就好像在学习电子运动轨迹的时候老师喜欢让我们参考天梯运动的模型,当我们参考天梯运动模型学习电子运动的时候是不是就有看山不是山的味道 。

    当你清楚什么样子的事物是山的时候,你为了把这山画的更生动,有特色 。你就需要想象这山的特点与你理解的事物有什么共通之处 。比如说龙的气势,仙的灵气。

    在理解的阶段中,见识越多的人类比的模型就越多感触就越深刻,理解能力也就更强 。所以建议自我感觉理解能力弱的人多去见识见识——看书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当你认知,理解一件事物或者技能的时候,你就需要开始行动了。

    此刻你前面建立的理论大厦可能就此崩塌,成套的知识体系成碎片化游离在行动周围,然后根据你的实际行动重新组合成更为精炼的体系 。而此时一切的想法不去行动都会是空谈,不论这山如何有龙的气势,仙的灵气你都需要把你感悟的山画下来,而非画龙,画仙 。

    当你开始画的时候,你脑海里一切有关于的龙,仙的画面都会破碎,只会保留气势 ,灵气融入这幅画中 。当你能做到此境界时,自然算的是该行业的大家 。

    认知,理解,行动,这三个要素构建了如何做好一件事的框架。

    认知:你需要确定你所接触的事物或技能的基本定相貌或定义

    理解:在认知的基础上与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帮助学习理解认知事物或技能突出的特性 。

    行动:以行动为主贯穿理论基础,做到知行合一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sq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