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说的对,或许又不对。是的,一个人的离世,不会影响街市的太平,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依旧热闹,依旧喧嚣。但我们在日出日落时、在早出晚归时、在茶前饭后时,会感到落寞,感到寂寥,心中有个地方空了,先生,是您不在了。
那天,您走了……一中师生彻夜不眠,怀疑,震惊,心痛,无语难言的沉寂。终于有人喊出了一声,众人心中的眼泪终于如溃坝洪流喷发了出来。青山起松涛,丹河扬波浪,长平学子四海同悲:“宽厚长者,皇天不佑!”
您的老友挥泪问询,“痛失良朋伸不得,向谁哭诉问谁还”;他们不舍您离去,“壮志未酬身作古,待到轮回续前缘”。您的爱徒们呼唤您“天地山中皆无尽,桃李待君还复来”;他们泪雨纷飞,“身后深植树千行,谆谆教诲难忘怀”。字字泣泪,声声有情。
中山先生,您是一泓清泉,平和温善。有您,我们心不慌。因为您把老师的安危放在心上,下雪了,您说,“都注意安全,误了课不怕”。因为您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天冷了,让带饭的孩子们有温暖的家。也许您还没有走遍一中每一个角落,却走进了每一个师生的心田。大家从您身上读到的是温和,是亲近,是信任,是尊重。润物细无声,您的归来,让校园不浮躁。您的同事赞誉您“君是山中王,得志不猖狂”;您的学生评价您“高山中正立,流水平和启”。水能居下,方得流宽。
中山先生,您是一座高山,稳厚方正,有您,我们心无惧。您躬耕高平教育之地,呕心沥血培桃育李。凌晨5点,校车驶动,您和老师一起出发。晚自习后,大家返城,校园里还常看见您的身影。孩子们说,您给予他们的是自由、包容、鼓励、尊重,离官僚远了些,离教育近了些,您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您为社会为家庭培育栋梁,一腔热血尽撒桃园。您的老友称道您“为教不辞千般苦,爱生能抛一寸丹”;领导表彰您“教书育人半生辛劳,桃李芬芳一世心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们深深鞠躬,致敬中山先生!
阳光细抚,和风轻拂,这个春天却没有了您。
学校里看不见您匆匆的身影,校车内听不到您温和的声音。孩子们找不到您关切的眼神,仔细凝听,捕捉不到您的教诲。中山先生,您在哪里?在春芽返绿的杏花林,还是嫩枝初展的桃李园?在熹微的晨光里,还是迷蒙的月色中?在琅琅诵读里,还是缕缕书香中?在朋友的诗文里,还是师生的长歌中?您,在站立了三十载的那方讲台上,在奋斗了五十年的那片土地上,在培育了万千人才的口碑中!
教育的春天有您!
中山先生,大家想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