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被各种信息压的泛滥的感觉,想要寻找一个信息,几千上万种答案只需要点击一下回车键。
答案多固然是好事,可是却不知如何选择,因为看哪一个答案都是对的,哪一个答案都是错的。
各答案间充斥着矛盾。
打开微信,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关注了几百个公众号,每次打开都有很多的推送,看标题每一个都是那么重要,真是不舍得打开,因为想要留下标记,告诉自己这篇重要,要抽个时间用心看,日积月累这样的文章也有上千了。
看到那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文章积压在公号里面心中是万分焦虑啊。
仔细想了想,这是内心的贪欲在搞怪,搞得自己真是痛苦不堪!
以下摘录于佛教微博,自己要时刻牢记 :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如果把贪欲的问题解决,就等于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见「贪」是众生众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远在苦海中浮沈。
此偈点出,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贪欲的意思是人家有的,渴望着自己也有;已经有了的,还想要得更多。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取得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名为贪欲;只是想要而超过需要,便叫作贪欲。人的欲壑难填,不仅追求五欲的当下享受,还想拥有更多五欲的资产,以备永远享受,那就会产生患得患失的痛苦了。比如一男一女的婚姻组合是需要,不会造成太多问题,两男一女的感情会有麻烦,两女一男的感情也会有纠纷。在物欲方面,凡是过了分的追求和占有,都是贪欲,不仅造成心理的负担,也为人间的伦理所不许,不但造成他人的不便,也为自己带来痛苦。
许多人觉得,为自己谋取名利、财产和爱情的满足,是人人都有的基本权利,也是鼓励人力争上游的动力。所以人的贪欲,能给自己带来享受以及安全的保障。其实贪欲心越重的人,越没有安全保障,为自己带来的不是安乐,而是不安和痛苦。拥有的越多,越需种种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著没有安全。所以物质方面的少欲知足,能为你营构安定的心境和安全的处境。少欲不是什么也不要,而是有的多也知足,有的少也知足。知足不是懈怠懒惰不事生产,而是安于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并且常常有余裕,分享给他人。
若把贪欲的念头及行为,从少欲知足而进步到离欲无欲,苦的原因就没有依止了,也不会为自己制造苦恼,为他人带来困扰了。好比树倒了,栖息于树上的猢狲就散了;蜂房废弃了,蜜蜂也不见了。古代的智者贤者,安贫乐道,而且还能济世利人,便是少欲知足的结果。乞丐武训,一无所有,却能创办义学。出家人一切属于十方,没有私人财产,但在自修自利之外还能利益他人。多贪多欲的人,纵然富甲天下,还是无法满足,等于是个穷人;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贪欲重的人,表面上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
当然,拥有名位财富,并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贪欲不已,不择手段而唯利是图,便是诸苦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