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书写回忆录的过程中,我又有了一个重大心得。
今天,我写到儿时自己与爸爸之间的回忆,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童年时期,爸爸的位置一直都是缺席的。
从小,爸爸一直忙于工作,从来没有陪过我,因此,父爱是什么样,我从未体验过,久而久之,爸爸这个身份似乎可有可无。
长大后,我总觉得自己和爸爸之间隔阂着什么,永远无法与他亲近,彼此只保持着陌生人的那份客气。
直到今天的书写我才明白,我和爸爸之间之所以如此,都是从小爸爸对我的不重视,以及我对他的不理解。
我依稀记得上学时期,有一次英语课,老师要求背诵一篇课文给家长,并且签名。
由于妈妈没学过英语,只有爸爸学过,所以我只能去找爸爸背诵,可是当我去找爸爸背诵时,爸爸似乎在忙,没有理会我,后来妈妈在旁边跟爸爸说明情况,可是爸爸仍然没理会,仍然忙着手里的工作,于是我就在他身边晃悠,等着他忙完,爸爸看到我晃悠的样子特别烦躁,最后很不耐烦的撇了我一眼,说:“等一下再说。”
可是,我等到很晚,仍然没有等到爸爸忙完,最终,还被妈妈训斥:这么晚了还没有完成作业。
那个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在爸爸心里,根本不重要。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主动找爸爸了。
后来,又有一次,是学校的成绩单发下来了,需要家长签名,本来我是要给妈妈签名的,可妈妈却执意要我给爸爸签名,说爸爸的字比较好看。我不知道是不是妈妈故意要制造我和爸爸相处的机会,可惜这次爸爸还是让我失望了,而且还是用上次同样的话回应我。
他又一次敷衍了我,我很失落,也很难过,最终,还是妈妈把名字签上。
那时我在想:为什么爸爸连几秒钟的签名时间都不愿意给我,我真的那么不重要吗?
其实,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那时的我确实是个很敏感的孩子,因为多次受到忽视,久而久之变得患得患失,当然,也是太小不懂事,所以总会因为得不到自己的需求而胡思乱想,怨恨对方,最终因为彼此不理解而选择疏远彼此。
从这件事中,我突然意识到,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爸爸这个身份,除了让我的经济生活过得好之外,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陪伴我的,都是妈妈。爸爸这个角色有与没有,对我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可直到今天,我发现不是的,正是因为儿时爸爸的缺席,以及我的不理解,所以才让我们彼此的关系产生许多隔阂,甚至对他还有些埋怨之情。
这也许就是书写的力量,通过书写,我不断深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感,找到事情背后的本质。当我了解背后的原因,我才能有目标的去改变这一切。
这也是我之前说过的要探索式写作,通过探索,去了解自己的生命状态,并且做出改变。
这是我最近书写回忆录的最新感受,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