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 匠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09:35 被阅读0次

        锔匠走入屯头的土道,肩上挑着颤悠悠的担子,担子两头是多个小抽屉摞在一起的两个木制锔具箱,口里不断唱着“锔锅锔缸”的小曲儿。

        往往这时候,屯里就像过节一样,我们一群小孩就闻声围过去,也随着锔匠,喊上几声那流行的民谣:“锔锅锔碗锔大缸,锔个小盆不漏汤……”

       谁家锅、碗、缸、盆裂了,锔匠伸手锔一锔,它们就立刻恢复原有的使用功能。

       在念小学时,我第一次真正见识到锔匠的高超手艺。因家人口多,家里做饭使用的是大铁锅。母亲烀猪食捣土豆时把锅捣出裂纹了,做饭时锅里的水直往灶膛里渗,于是她便请来锔匠。

       锔匠腰上扎个小围裙,脚脖上扎个小脚裙,戴个老花镜,坐个小马扎,在黑锅底上刮着裂纹处的锅底灰,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锔匠要用工具在锅底裂纹两侧钻出“锔孔”来,这是很有讲究的,要对称地钻孔,但不能钻透,这就得靠锔匠的经验来把握。据他说,洞大,锔子与器皿有间隙,不牢固;洞小,锔子难以进入;洞浅,锔子易脱落;洞深,会穿透器皿内壁。我家锅的锔子是铁的,锔匠把锅底裂纹镶上锔子后,就用小锤敲一敲锔子。他说,敲击也有学问,轻了,锔子紧固不够,容易脱落;重了,可能损坏器皿。待他检查完锔子的牢固程度后,便开始使用泥子。这泥子非常特别,是他现场制作的。用小碗打一个鸡蛋清,再和点锅底灰就成了泥子,然后用刀将其使劲刮平,使锔子面与锔孔、锅底之间严丝合缝。

       家乡的锔活,一般都是锔锅、锔缸、锔盆(盆是泥瓦盆),很少有锔瓷器的,因为家乡也没有多少这些稀罕物件。锔缸是很常见的,其锔法与锔锅相似。那个时候几乎每家都有锔过的缸,如水缸、酸菜缸、酱缸、咸菜坛子等。我还记得,住上楼房后,爱人也没舍得扔掉当年分家时,妈妈给我们的那口带锔子的水

相关文章

  • 锔匠老张

    锔匠老张最后一次到俺村,不但锔好了西街马奶奶的面盆,还“锔”好了三叔的家庭。 老张不是一般的锔匠,除了锔锅锔盆锔大...

  • 越过时空那条河/那些远去的声音(上)

    一.补锅锔盆喽! 锔盆锔碗锔大缸 老头的帽子掉水缸 锔盆锔碗锔大缸 锔老太太的尿盆不漏汤 小时候,每当锢炉匠来到村...

  • 匠事

    《匠事》 过往乡间多匠,木匠、铁匠、瓦匠、锔匠、茅匠、篾匠、劁猪匠、白铁匠、杀猪匠、剃头匠,...

  • 锔 匠

    锔匠走入屯头的土道,肩上挑着颤悠悠的担子,担子两头是多个小抽屉摞在一起的两个木制锔具箱,口里不断唱着“锔锅...

  • 古代志怪故事——锔人

    锔碗是旧社会的一种行当,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锔碗匠,修起来继续使用。 锔碗匠坐在小板凳上,膝...

  • 锔说

    我的祖父、父亲是乡下地地道道的锔匠——所谓“锔”,就是用铆钉把碎了的容器严丝合缝铆起来,胶东地区称为“锢...

  • 锔匠林伯

    傍晚,我放下筷子匆匆出了家门,去看望林场东头的林伯。虽已年近八旬,春秋已高,但老人依旧精神矍铄。 看我手里拎个小纸...

  • 《陶瓷修复》锔瓷

    老话讲“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揽这瓷器活 ”出处是来自哪里呢? 说的就是中国传统锔匠要用金刚钻钻孔 ,用锔钉抓牢修补瓷...

  • 王老邪:即使违背祖上规矩,也要把绝技传承下去

    先祖为清代宫廷造办处御工,为当时“锔活秀”第一人; 爷爷是北平琉璃厂状元锔匠,世人称之为山东巧工王神手。 王老邪四...

  • 中日“瓷器活”的不同之处—锔瓷与金缮

    还记得小时候,当年那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锔盆,锔碗,锔大缸”的锔瓷匠人吗? 这一行当,在民间是“街挑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锔 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jt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