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年展览(23):明孝陵博物馆

2023年展览(23):明孝陵博物馆

作者: 柳书岫 | 来源:发表于2024-03-02 06:57 被阅读0次

去明孝陵之前,先去了明孝陵博物馆,其实是对这一景点的预热。展览分这几部分,大多是图片文字,或者情景摆设。

一、孝陵雄姿:

明孝陵是国内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平面布局可分前后两部分:前自下马坊迄棂星门,是作为导引的神道设施,其后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前后两段纵深达3千米,整体周长达22.5千米,面积囊括钟山。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选址在山阳的风水主轴线上,东为太子陵寝,西为妃嫔墓园,其北的钟山之阴,则分布着十几位明朝开国功臣的葬地。

600年沧桑,孝陵雄姿似散而实聚,似断而实续,形若缺而骨脉伏地。可谓山常青,石常存,墓常在。

二、传奇帝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他出生于佃农家庭,自幼饥寒交迫,历尽人间苦难,在反抗元朝统治的浴血奋战中,不断建功立业,从士卒渐至将军、元帅,直至称王称帝,走出一道极具传奇色彩的历程。

博物馆里又有简单的生平介绍。

三、创新规制:

明孝陵在规划布局上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规划上,其水形势、自由与规整相结合的手法,包含了深刻的东方文化内涵和神秘的帝陵设计思想。

布局上,它建立的“前方后圆”与“前朝后寝”制度,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为后世子孙共用制度,排水系统与建筑空间的分割统一,人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于一体,无不体现独特的理念追求。

四、历史地位:

明孝陵是皇权时代发展到又一个高峰的产物,是传统建筑艺术及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纵观历史,瞻前:明孝陵集中国历代帝陵制度之大成,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成就和精神;顾后:明孝陵开创的帝陵体制影响着明清两代帝陵格局,在帝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孝陵沧桑

明孝陵这一浩大工程,从1381年开始营建,至1413年前后竣工,历时30多年。最早一批建筑物距今已有600多年。

它保留着明代初年的建筑风貌,同时还反映嗣后不同历史时期所给予这一历史遗产的影响和结果。

600年沧海桑田,明孝陵原有木构建筑已不复存在,而所有历史遗存均完好地保持其原先的空间格局。

此明孝陵博物馆是改造利用原南京手表厂厂房后推出的大型专题陈列,以展示和解读古都南京明文化积淀中最灿烂辉煌的帝陵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贡献。

图片文字均为转述,以便自己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年展览(23):明孝陵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k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