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实现了导师班复训的念想,三天时间收获满满。
我是2017年夏天初次接触的舞太极,半年时间上完了十天导师班课程。特别喜欢舞太极的静美与舒展,每次练完总是身心安然。
但,近两年,是我工作与生活最为繁杂的两年,喜欢,也只能抽时间断断续续习练,舞太极之路,走得比较缓慢。
这一次课上,看到师父和一清师姐功力大增,见到海蛟、贞贞、霞姐,几位同时期的伙伴进步神速,特别羡慕。有一句话说得好:看别人练功,自己是长不出肌肉和气感的。我再一次看到了差距,期待自己接下来可以跟上大家的步伐,多习练多进步。
这一次复训,从基础理论到课程框架,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我看到了师父的精进与用心:一个成熟的课程体系,除了创始者丰富扎实的文化根基以外,还有她深厚的实践体悟,代表着百般的锤炼与不断探索的过程。
师父说,书法、绘画等艺术,有名家的作品可以临摹;而太极艺术并没有视频留存,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呈现。而且太极文化博大精深,这就要求自己及这门课程,一直在路上。同时,大道至简,掌握了太极的心法,以身正、气通、意静、神活为基本体系,明其理、精其式、得其法,立其身、安其心、得其道。这,是一个渐修的过程。师父告诫我们不急,我也愿意用一生,来探索与体认这门艺术。
这一次复训,几个基本桩功我领悟到了一些门道。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各个关节及力度,但几次行桩时,口舌生津,温热的气流充盈全身的感觉,特别明显。而且,一次次抱圆划圆、前进后退,感觉肢体协调很多,真正是意随心转自然而然的顺畅。也印证了师父的话:学动作简单,背后的形与意,余味无穷,要靠日积月累的重复习练,才可以觉察和体悟。我算是初尝其神妙意趣,期待更多的唤醒与发现。
最后的展示环节,我看到了每一个小伙伴的拳法。从第一天的模仿到离开时的气至指尖,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渐次分明,每个人都各有特色。我在大家身上,也看到了自己近两年来走过的路。无论做多少事,其实都是做一件事。专注、一门深入,哪怕慢,但一直在路上,就终将会到达。
感恩师父和一清师姐的用心传授,感恩空间里的各位老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恩各位小伙伴的陪伴。期待二阶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