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篆

作者: 清风芙华 | 来源:发表于2022-04-25 12:44 被阅读0次

    简介:

    “当你经历了焦虑的青春期、自我发现的大学时期、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欢乐的退休时光之后,你人生的结束就是变成蛆虫的乐园。” 昆虫的世界光怪陆离、趣味横生。4亿年来,这些“小怪兽”影响、推动、操纵着我们的世界,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世界的角角落落,有很多人在与昆虫为伍。他们是日本的甲壳虫达人、释放抗寨卡蚊子的巴西怪咖、希腊小岛上的养蜂人,以及用昆虫作为法庭证据的鉴定专家…… 昆虫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人类也在它们的繁衍和进化中留下了烙印。我们的历史如何与它们紧密相关,我们应如何与它们相处,是这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昆虫、历史、昆虫传

    内容亮点:

    1、人类研究昆虫的历史,以及小虫子的大世界?

    2、昆虫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和烦恼,人类又是如何应对的?

    3、昆虫对自然与人类有哪些巨大价值,人类又该如何利用和保护昆虫?

    前言:

          你好,今天我们跟你分享的这本书是《昆虫传》。

          提起这个书名,你可别跟19世纪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搞混了。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是一本相当新鲜的书,它的英文原版还有个副标题:“统治世界的昆虫以及为之着迷的人们”。一听就知道,这本书写的不仅是多姿多彩的昆虫,还包括了它们与人类相爱相杀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戴维·麦克尼尔是一名科技杂志专栏作家和记者。虽然他不是研究昆虫的专家,但却有着过硬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有记者的敏锐观察、广阔视野和风趣幽默的笔法,所以本书不仅干货满满,而且读起来也是妙趣横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戴维·麦克尼尔的脚步,一起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吧。

          我会分三个部分,来为大家讲一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人类研究昆虫的历史,以及小虫子的大世界。

          第二部分,昆虫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和烦恼,人类又是如何应对的?

          第三部分,昆虫对自然与人类有哪些巨大价值,人类又该如何利用和保护昆虫?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人类研究昆虫的历史,以及小虫子的大世界。

          我们刚才说,这本书讲述了昆虫与人类相爱相杀的故事,这话一听就是从人类的视角来说的。因为站在昆虫的角度,人类的历史与昆虫长达4亿年的进化史相比,真可谓“一眨眼的工夫”。而且双方的数量对比也是天壤之别,平均算下来,地球上有一个人,就同时有14亿只昆虫。昆虫的数量不仅远胜过人类,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动物界霸主,占据了动物界四分之三的数量,所以,有人认为,昆虫才是地球真正的主宰者。

          正是由于昆虫随处可见,所以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就开始观察、描绘、利用昆虫了。我们在一万多年以前的原始人洞穴中,可以看到描绘虫子的壁画;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人们把圣甲虫奉为神明,其实它的原型就是蜣螂,也就是俗称的屎壳郎;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第一次阐述昆虫这种“无血”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被认为是昆虫学的鼻祖。不过昆虫研究的大爆发,还是要等到19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两位英国昆虫学家,威廉·柯比与威廉·斯彭斯,他们撰写了四卷本的《昆虫学入门》,从生理与解剖的角度,详细描述了众多昆虫的精细构造。从那时候起,昆虫学家和昆虫爱好者们前赴后继,不断发现新的昆虫,并且对已经发现的昆虫进行解剖和研究。到了今天,借助基因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可以从根源上对昆虫进行准确的分类。当然,基因科学对于昆虫研究的帮助,还不仅仅是体现在分类上,我们后面还会不断提到昆虫学与基因科学的关联。

          投身到昆虫世界的,除了专业的科学家,还有许多痴迷于这些小虫子的昆虫爱好者们。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他们呢?其实,这些小虫子拥有一个浩瀚而又奇妙的大世界,其中的许多奥秘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一只昆虫可能身体很小,结构简单,也没有什么复杂的机能,但当它们成群结队聚集在一起时,却表现出不亚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就拿蚂蚁来说吧,一只蚂蚁的体积只相当于人体的百万分之一,但是一窝蚂蚁营造的蚁穴,却可以非常大。1960年在美国曾经挖出过一个蚁穴,大概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而且,蚁穴不仅体积惊人,内部构造也十分复杂,不同功能的房间由狭小、螺旋式的通道相连。最令人惊讶的是,建造这样巨大而复杂的蚁穴,却并不需要一个总设计师或指挥官,虽然蚁群当中有蚁后,但它是一个纯粹的繁殖机器,而不是发号施令的总统。所以,蚂蚁之间如何彼此交流,才能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呢?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课题。虽然现在仍然没有定论,但这项研究已经给人类的计算机网络和神经生物学带来了许多启示。

          以上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部分。人类对昆虫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现代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研究方法。昆虫世界的精妙和复杂,令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之着迷。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昆虫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和烦恼,人类又是如何应对的?

          想起昆虫,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很可能多少还是感到有些厌恶、恶心,甚至恐惧。这不能不说是几千年来,人类被昆虫侵扰留下的心理阴影。这里面既包括跳蚤、蚊子、臭虫一类吸血昆虫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也包括苍蝇、蟑螂之类因为携带病菌污染食物,间接影响人类健康,此外还有在农业、林业等领域带来经济损失的害虫,比如白蚁、棉铃虫等等。

          就拿蚊虫叮咬来说吧,程度轻的,是引起皮肤红肿、瘙痒,而严重的话,不仅可能引发过敏致死,甚至还可能传播可怕的传染病。比如鼠疫,虽然以老鼠命名,但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才是把疾病传到人身上的罪魁祸首。除了鼠疫,跳蚤还是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播者,这种疾病曾经让强大的拿破仑大军在远征俄罗斯的路上折戟沉沙。而蚊子则是更厉害的瘟疫使者,经它们传播的疾病,除了疟疾和登革热,还有近几年从南美洲兴起的“寨卡”病毒,孕妇感染这种病毒,就有极高概率生出畸形婴儿。这些由蚊虫传播的疾病,在历史上长期令人类束手无策,甚至由于虫子体积小、隐蔽性强,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搞不清楚疾病的传播途径。比如为了验证黄热病是由蚊子传播的,上世纪初的一群志愿者不惜以身试蚊,让那些吸过患者血液的蚊子叮咬自己,他们大部分很快就患病了,其中有几位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为了从害虫口下挽救生命与财产损失,人类也用尽各种办法,来杀灭或抑制害虫。使用杀虫剂是传统的方法。第一种被大规模使用的杀虫剂叫巴黎绿,是一种含有剧毒元素砷的化合物,在19世纪中期被用于杀灭那些破坏土豆、卷心菜的农业害虫。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杀虫英雄——DDT,DDT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减少了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病与死亡人数。但DDT也是第一种引起广泛争议的杀虫药,1972年蕾切尔·卡森的名著《寂静的春天》,就揭露了DDT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累积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其实除了DDT,其他杀虫剂也都有类似的破坏性。更要命的是,昆虫的抗药性进化速度飞快,不管是巴黎绿还是DDT,或是更先进的拟除虫菊酯,都不能保证一直有效。苍蝇蚊子们早晚会发展出强大的抗药性,逼得人类要么加大剂量,并造成更大的环境破坏,要么只好发明新的药剂。

          那么你可能会问,除了用化学药物,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当然不是。在用药之外,人们正在研究的还有另外两个方法。一种是以虫治虫,或以菌治虫,也就是说,利用自然界本来就有的昆虫天敌来抑制害虫。比如,以色列柑橘感染蚧虫的时候,农民就从日本引进了跳小蜂,经过三年培育之后释放到柑橘果园,效果很好。再比如,喷洒苏云金杆菌,可以防治棉铃虫,这种细菌会破坏棉铃虫幼虫的内脏,让它们死亡。

          另一种方法,是应用转基因技术。比如在南美,为了消灭传播疟疾、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蚊子,有一家公司培养了转基因雄性蚊子,释放到野外。那么这种转基因蚊子怎么发挥作用呢?首先我们要知道,雄性蚊子是不吸血的,这些人工培养的雄性蚊子在繁殖方面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吸血的雌性蚊子与它们结合后,就不太有机会再与天然雄性蚊子结合了。而转基因雄性蚊子会把两种基因带给下一代蚊子:一种是将其他物种的抗病基因,比如抗疟疾基因,转到蚊子身上,让疟疾病原体在蚊子体内无法生存,从而导致蚊子无法传播疟疾;另一种是更加斩草除根的不育基因,转基因雄性蚊子把这种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就无法繁殖了,从而会导致蚊子的数量整体减少,降低疾病传播的概率。效果怎么样呢?2013年巴西某地使用转基因蚊子,让登革热病例减少了91%,可以说是卓有成效了。

          尽管我们有了先进的防虫措施,但昆虫的数量巨大、进化速度飞快、环境适应能力超强,这都让人类与害虫的斗争必定会持续下去,而如何在防治害虫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也会一直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以上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害虫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很多危害,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损失。人类使用杀虫剂、生物防治、转基因等方法与害虫对抗,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第三部分:

          虽然我们讲了害虫带来的巨大破坏,但其实从整体来说,昆虫对自然与人类的价值,还是远远超过了破坏。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第三部分:昆虫对自然与人类有哪些巨大价值,人类又该如何利用和保护昆虫?

          首先,昆虫在生态循环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分解者的角色。昆虫可以将动植物尸体分解、还原,把它们变成土壤的养分。虽然通常人们认为,微生物才是最终的分解者,但如果没有昆虫将大型尸体或排泄物分解成小块,微生物的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澳大利亚就曾经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引进屎壳郎,成功治理牛粪。不过,昆虫的这种分解功能,甚至已经不局限在天然的动植物尸体和排泄物了。举个例子,现代世界最困扰人类的垃圾,莫过于塑料了,而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昆虫很有可能可以帮助人类治理塑料。中国的研究者发现,黄粉虫幼虫很喜欢吃聚苯乙烯,也就是塑料,它们体内的细菌能够把聚苯乙烯的长链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然后黄粉虫的内脏会使用这些小分子,作为自己的能量来源。或许有朝一日,全世界都要将治理白色垃圾的希望,寄托在这些小家伙身上了。

          其次,昆虫还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我们对这个并不陌生,毕竟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丝绸——就是虫子的产物。在其他古代文明中,也有来源于昆虫的经济产品,比如在印度和东南亚,人们从一种叫紫胶蚧的昆虫身上提取分泌物,这种分泌物被称为“虫漆”,可以用作家具涂料,让木头表面散发光泽。美洲的原住民也会从胭脂虫身上提取染料,现在这已经是个巨大的产业了。这种染料不仅可以用作衣物染色,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让食品带有鲜艳的颜色。

          再次,昆虫独特的生理构造,也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医学和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比如,从昆虫体内提取药物,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医学变革。医学家一直很好奇,蟑螂之类的昆虫是怎样在遍布病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的。现代抗生素的滥用引发的超级细菌,几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而在蟑螂体内,研究者就发现了可以对抗超级细菌的因子。在工程机械方面,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昆虫的神经与肌肉结构,来改进微型机器的设计。因为昆虫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柔韧、灵活,比如蟑螂在狭小崎岖的地下缝隙中行走,是人造机械现在仍然望尘莫及的高度。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听起来让人有点难以接受的领域,那就是昆虫作为食物的价值。你能接受以虫子为食物吗?你会喜欢或感兴趣呢,还是会觉得那只是蛮荒之地的奇趣风俗,或是粮食短缺地区的人们不得已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昆虫还没有成为日常食谱的一部分,但吃虫子其实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悠久的传统,而现代社会的人口和环境压力,又再次让我们从这个传统寻找良药。昆虫是高蛋白食物,而且,与其他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也就是牲畜和家禽相比,养殖食用昆虫有几个无可比拟的优点。好处之一就是节能减排。生产同样重量的肉类,养牛跟养蟋蟀相比的话,牛需要消耗的饲料是蟋蟀的6倍多,而且饲养牛羊要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饲养昆虫则几乎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食用昆虫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营养价值高,富含促进大脑发育的长链脂肪酸,昆虫的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也高于其他肉类,而且,同样重量的昆虫肉比牛羊肉也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当然,要让现代社会的人们接受食用昆虫,不仅要突破心理障碍,还需要大厨们多开发美味的昆虫菜谱。作者在日本的一家昆虫餐厅,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吃到一道美味的菜肴,

          既然昆虫有这么大的价值,于情于理,人类都应善待这些有益的昆虫。其实本来以昆虫的数量和适应能力,并不需要人类太过操心。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太过巨大,某些种类的昆虫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不得不需要人类留心保护。比如某些种类的蝴蝶和萤火虫,因为人类污染了它们的栖息地,变成了濒危动物,迫使政府和环保组织采取多种手段,来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比如人工繁殖后放归自然,或者种植这些昆虫食用的植物。更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蜜蜂。这种人工养殖的昆虫,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经历了一场浩劫,被称为蜂群崩溃综合症,表现为蜜蜂大规模的死亡。这场劫难的原因,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调查清楚,很多人怀疑滥用杀虫剂降低了蜜蜂的抵抗力,也有人把矛头指向现代养蜂业,认为现代养蜂技术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导致蜜蜂营养来源单一。无论是什么原因,蜜蜂危机都警示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带来的后果,常常是超出我们预期的,而且我们破坏的能力往往比恢复与保护的能力大许多。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第三部分:昆虫对人类的巨大价值,体现在好几个方面,它们是生态循环中的分解者,在经济、科技领域,甚至在解决粮食危机上,都有很了不起的作用和潜力。然而,人类活动也一直在威胁昆虫的生存,我们的一些保护行动,可能为时已晚。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昆虫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本书讲述了多姿多彩的昆虫,以及它们与人类相爱相杀的故事。第一,人类对昆虫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现代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研究方法。昆虫世界的精妙和复杂,令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之深深着迷。第二,害虫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很多危害,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损失。人类使用杀虫剂、生物防治、转基因等方法与害虫对抗,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而如何在防治害虫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也会一直考验着人类的智慧。第三,昆虫对自然与人类有巨大的价值,它们在生态循环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它们独特的生理构造,也为现代科技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源,此外,它们营养价值高,有潜力解决粮食危机。人类该如何利用和保护昆虫,减少对有益昆虫生存环境的威胁,是我们亟需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虫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uf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