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最后一次会议,刚刚结束。此刻,内心竟是五味杂陈。
14年,开了多少次会议无法统计。看着书柜里面两小箱会议记录本,颇感踌躇。留着吧,以后再也用不上了。扔掉吧,那是多少年工作的见证啊,痛惜。
想来想去,还是抽时间整理一下吧,挑一部分拍照留念,其余的只能投入碎纸机。就这样吧,勉强可以接受。
由此,想到年少时的摘抄本,日记,同学录等。每一次整理杂物,都象是蓦然发现,内心挣扎再三,还是束之高阁。岁月的年轮之下,过往以这样的形式躲过碾压,独立在主人生活的一隅。
突发奇想:能成为文物的,大约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吧。那么,这些我自诩为珍宝的东西,在后辈眼里,除了猎奇还有什么?他们能如我一样继续珍藏吗?如此看来,这些东西随我而去才是最稳妥的,至于文物嘛,太不切实际了。
信息时代,传承的方式也更现代。资源有限,空间不足,携带不便。这些全是他们的缺点。但我还是不舍。毕竟他们记载的是过去那个我的思想情感体会,和那些工作中复制别人思想的会议记录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