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居易《长恨歌》的文本解读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赏析示例篇目。在以往的讲授课中,我始终按照教参和教案对文本进行解读,最后虽然提出了多元主题说,但是因为安史之乱这样的历史事件做背景,在解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倾向于“讽喻诗”主题,认为白居易写这首诗歌应该是对李杨因爱情误国的批判和讽刺。
这是我第四次上《长恨歌》这首诗歌,再一次阅读文本,我忽然对以前自己的理解有了些许怀疑。我忽然发现《长恨歌》也许真的寄托了诗人对李隆基与杨玉环无畏世俗的压力,勇敢追求爱情的赞美。
《长恨歌》的诗名告诉了读者“长恨”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往常的分析中我一般会问学生长恨的主人公是谁?长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也就很快的回答恨得主人公是李隆基和杨贵妃。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也会很快回答: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而对于诗歌主题,一般分析为诗的前半部分露骨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长恨之因),后半部分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玄宗的入骨相思。而这次的文本解读,我却有了新的发现。
首先诗歌名字“长恨”其实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对于“长恨”的描述,诗人没有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身临其境,去揣摸,去回味。
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叙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比宠幸,反复渲染了他们相爱的甜蜜与欢愉,以及唐玄宗得到贵妃后沉湎于歌舞酒色。提示了“恨”得内因。第二层写安史之乱爆发后贵妃殒命,写出了“长恨”的外因,为下文刻骨的思念埋下伏笔。诗人有意轻描淡写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对两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他们爱情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对于唐玄宗昏庸的责备与贵妃“红颜祸水”的谴责。第三层写玄宗回归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这一部分最为感人,作者通过物是人非的景物“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描写出秋叶衰败荒凉孤寂的景象,衬托唐玄宗思念的刻骨铭心,因为思念,所以时间无比的漫长,“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一副痴情男子在漫漫的长夜中垂泪思念死去的爱人的感人画面犹在眼前。因为痛失所爱,所以“鸳鸯瓦冷霜华重”,这样缠绵悱恻的相思不仅使人心生同情,又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在这一层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而且是一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虽然马嵬坡上爱人赐死了自己,但是“闻道汉家天子使”,杨贵妃由惊喜(梦魂惊)、到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再到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和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用托物寄情、重申前誓的手法更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可敬女子形象。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的愤恨,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ZݘU�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