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大哥还有其他一些工作了人告诉我,毕业之后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我是非常怀疑的。不就是下班之后抽一点时间的事吗,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有八小时上班啊,而且想读书的话还是会读的嘛。等自己真正进入职场,再想想,确实没有做到静下心来学习,读书,时间已经被碎片化。因为学习、读书,需要一个时间进入状态,不像现在随随便便一个小视频、一个笑话等,拿起手机便可开始,而且对于我们来说,工作之余娱乐好玩多了。所以花时间进入看这本书也确实花了很多时间,主要还是在开始看这个动作一直在往后拖延。所以十一假期回来,规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觉前这段时间至少看10页,然后慢慢进入状态,今晚终于看完了!
PS. 这种方法可行,可继续。
带有一点不可思议,小男孩能跟影子交流,开始还以为会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题材类似,一种现实的“生病”。然而看到后面才知道这是他的特殊能力,通过跟其他人的影子交流,他更能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想法以及不愿开口的心事。让他成功成为了小学班长,救了警卫员伊凡,触及生病绝食男孩说出与小兔子背后原因,最主要是 遇到了用风筝画出我爱你的克蕾儿。
摘录: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
不知姓名的克蕾儿。这就是你在我生命里的小女孩,今日蜕变成了女人,一段青梅竹马的回忆,一个时间之神没有应允的愿望。
与苏菲没有结果的友情式爱情:我只是你生活里的一个影子,你却在我的生命里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只是个单纯的过客,为何要让我闯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过要离开你,但仅凭一己之力我做不到。
除开这美妙的爱情,更让我触动的是在海边碰到的老人群体以及楼上的老太太,儿女长大了却不愿意赡养,任由自生自灭,再对比“我”的母亲,生病了却依旧处处体谅儿子作为实习医生的忙碌,到最后错过最后的陪伴,有着中国式父母缩影,有父母没有孩子陪伴喋喋不休,有父母宁愿独自解决所有问题不打扰孩子生活,“我”在这里则充分体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惊醒。愿我们彼此都多一些陪伴。
另外是与吕克的友谊也是一个触动,“我”听从小时候与小时候吕克影子的交流,鼓起勇气与吕克父亲交流建议让他追逐梦想,即使后来吕克读了一年医学院还是选择回去当面包师,而吕克则尽最大努力帮助找到了克蕾儿。生活中都是你帮我我帮你,朋友如此而已。友谊的赛事上,没有输赢。
童年已远去,儿童时代的朋友早已渐行渐远,也陆续组建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又或者,一直在往前走,只是,从来没有过 离不开谁就活不下去。我的童年早已散场,只剩下追忆,过年回去也没有见面,静静的看着,彼此朋友圈,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