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雨,一人在家无事便计划去宜家家居想淘个鞋架回来。去程公交地铁轻轨轮番上阵,倒也顺利两个小时后中午12点到达,吃过午饭逛到下午五点,购了一推车大大小小、必需的潜在需要的、计划外的、便宜的商品。坐轻轨回去是不可能的了,便想到宜家的送货服务,叫了个号等去一问,包装费什么的一共要一百多元,那还不如打车回去了。于是,推购物车到出口,拿出手机开始招车,24日滴滴顺风车女孩被害案刚刚发生,心有余悸,先看快车89元,有点心疼,顺风车41元,勉强能接受,在快车和顺风车之间开会切换了几个回合后,还是自我安慰大白天的没事,招了了个顺风车,很快有人接单,回程倒也顺利。
不仅感叹,有时我们的 “惰性”也属无奈,能打快车专车肯定不打顺风车,有私家车谁还去打车 ,经济基础决定消费水平。打车不方便了以后还要考虑乘车问题,是不是要攒钱买车,钱从哪来,入不敷出,“穷人” 的烦恼总是接踵而至……
叮铃铃的闹钟响起,又是一天,本该是多么美好的清晨,无奈拖着不情愿却又身不由己的身影走在去上班的路上,日复一日,望着那没有希望的鸡肋,只是为了得到那点微薄的每月薪水。
有人会说惰性而已,不思进取,不挣脱现实而已,怎能看见感恩节的火鸡,只有鸡肋给自己品尝。
确实80后这代人活的太尴尬,没有90后的洒脱,有的处在体制内的人“忍辱负重”,别说有勇气挣脱了,连动一动抖一抖都困难。
有的“惰性”其实更多的是种无奈。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