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李.钱德勒,在一次生活中偶尔的疏忽中,使得其家破人亡。他的两个女儿死于火灾,而他的妻子又因为无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离开了他,他便因此无法原谅自己。在警察局自杀未遂后,他便从此远走他乡,像一个未亡人一样生活。他的妻子在离开李之后,又重新组建了家庭,重新养儿育女,但是李却对一切来向他搭讪的女人置之不理。这其实是影片中的一组对比,一组在面对生活中苦难时的态度,在人的一生中,自己是选择不了自己的命运的,更多的还是选择面对的态度。
在这部影片中李的侄子帕特克利.钱德勒,他的家境也并不幸运,可是他却不像他叔叔那样,在出了问题之后选择了逃离,他不像离开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有他的乐队,还有女朋友和港口的船。这或许正如《宵禁中的那个正在自杀的人,在接到妹妹电话后停止了自杀。他的妹妹因为要外出,希望他能帮自己照顾她的女儿。这或许如熊培云所说的:“人有时候是需要在人间烟火中生活的。那里有一种叫责任心的东西。在关键时候,它会像缆绳一样将你从绝望之海中引渡上岸。“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常常可以遇到像李这样的人的,就像曾经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些同学因为失恋,痛苦的死去活来的,还发誓以后再也不谈恋爱了,但这些人,最后还是重新走进了恋爱的坟墓,最后死在了里面,并成就了婚姻。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我想更多的还是他们身上的责任:家庭的责任。
在如今的很多影片中,很多时候却在“宣扬”这类似逃避的道理。至于有哪些这里并不想明明的说出来,毕竟有很多年轻的人是他的粉丝。正是因为很多的影片、书籍中,总是那么有意无意的去宣传一种人生美好的印象,在年轻人看到时便会幻想人生就是如此,但当这些人真正的踏入“人生”,遇到了一些痛苦后便无法承受,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但这才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世界就是处于痛苦与矛盾之间的。
在《当痛苦不期而至》一文中,我还是很喜欢这段话:“人世间葬礼无数,却很少有人愿意安葬痛苦。有时候也只是因为痛苦对于生活于痛苦中的人有用,可以帮他度过“无意义”的灾难。在生活的空虚与痛苦之间,宁可选择痛苦。”
有的人其实并不是不愿意去面对,而是碍于面子。例如在失恋后很痛苦,不想去找新的对象,第一是因为他不肯埋葬之前的痛苦,第二是因为他怕自己找了新的对象后,会被人说成是”薄情“的人,如果只是害怕这些流言蜚语,那么我想很多人可能欧很难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的成长就像花开花落,花落只是为了明年开的更好,如果所有的植物落叶之后就不再生长,那么这世界还有和繁华可言呢!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学什么薄情寡义、花花公子等等,只是想提醒哪些面对苦难的人们,要学会放弃,学会重新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但人生各有不同,亦不能同一而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