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喧嚣的节日另一面是独身一人的孤独寂寥。
晚间回家的路上看到旁边的珠宝店在举行情人节活动,特别应景。路边搭着一个简易的高台,高台背后是播放着珠宝产品的电子屏幕。旁边聚集着一部分看热闹的人群。刚好轮到一对情侣互表衷肠,男生说了一些话,是换个场合就会显得煽情的情话。我停下来看了一会。女方也热情回应。对他们的感情寄予美好期望。大抵这些话平时没有什么机会亲口说,只能借着那样的氛围,那样的场合去说。毕竟对于所有爱侣来说,这是特别的一天。特别的时刻需要做特别的事来显示这一天与其他时间的不同。两人的浓情蜜意在最后的吻中结束。路边观看的人群稀稀拉拉,没有特别激动的掌声或者起哄声。只是静静地微笑着看着他们。也不愿离去。
直到主持人说活动结束,人群才慢悠悠地散场。我们也随着人群往家的方向走。路边散落着零星的玫瑰花瓣。孤零零的,格外冷清。想是这些玫瑰这一晚已经见证了无数次的真情告白。也已经预料到了这一隅热闹非凡之后是渐远去的背影和人声。夜晚昏黄的街道上游荡着孤高又落寞的背影。像在暗示着节日的喧闹过后只剩洒落着的玫瑰般,独自凋残。
节日让热闹愈加热闹,让孤独愈加孤独。
互联网时代,商家的节日营销大肆渲染节日的氛围,节日前几天就开始为节日的盈利做准备。这些大肆铺张的营销活动无疑是有用的,节日的氛围也渲染到了每个人心中。人人都有种错觉,过节很重要,自己不该一个人过节。
有时候渲染过度,人们会为了过节而过节。比如租男女朋友过某个节日,只为体验节日带来的不同。
每当这个时候,各个社交平台,购物平台,线上线下的门店都在呼应节日的喜乐氛围,蹭着节日的热度。人们被各种营销活动淹没,有种紧迫感,想尽办法让自己融入节日的欢乐氛围中。
可是我对于集体性的吹捧,宣扬,抱有一贯地怀疑态度。我看着朋友圈几乎人人都在说着和节日有关的话题。像是全民狂欢的日子。不知道哪里出了错,可能是人们对于任何节日的狂热需求,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节日的原始意义也随着商家的鼓吹逐渐变味。节日越来越习惯和消费,和情侣挂钩。恰好也为人们的放纵提供了正当理由。或是有机会做一些出格的事,亦或是说一些不常说的话。
但始终觉得,节日之所以有所不同,是因为一起过节的某个人,某些人,而不是节日本身。若没有人的衬托,这一天不过是与往日殊无二致的平凡一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