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感叹:算了吧,我没有见过看到自己的过错,而在心内责备自己的人啊。
清代康熙时著名理学家陆陇其在《松阳讲义》里这样说:天下有一种人,全不知道自己差了,将差处都认作是处。此是不能见其过。有一种人,明知自己差了,却只管因循牵制,甘于自弃,或只在口头说过。此是不能内自讼。这有三件,一是为气质所主而不能变化,一是为物欲牵引而不能割断,一是为习俗陷溺而不能跳脱。所以不能无过者,由此三件。所以有过而不能见、不能自讼过者,亦由此三件。
孔子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一位能克服习气的好朋友来。
还是十几年前吧,那时我同她还不是特别熟。有一次我同她夫妻一起坐车去杭州。在路上,她八岁的女儿打来电话哭诉不如意的事。这位朋友哄骗吓利,十八般武艺上阵想让电话那头的女儿别哭了。我忍不住对她说,和小朋友相处不要用哄骗、威胁、利诱这些手段,因为这样也许当下有用,但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的很。其实这样的话我何止对她一人讲,可以说进过的人不下十人吧。可是只有她听进去了。此后,她再也没有对孩子哄骗吓利,而是改为有话实说,有话好好说。现在女儿已经参加工作了,可是朋友还是经常会提起这件事,说如果不是我点醒她,女儿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她女儿也说,其实到现在她还记得五六岁时妈妈对她呵斥的场景和感受,那时好惨啊。
虽然说当年我说了一句正确话,但是更重要的是朋友知过立改。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朋友正象《道德经》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反观我自己呢,每当老公指出我不足时,我总是嘴上说改,行动上坚决不改,真是汗颜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