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家聪聪多乖啊,让做什么做什么,看我家这个,一点都不听话”
这是家长经常会用到的言辞,在这样的场景下,乖孩子仿佛是特别高高在上的,他们的父母在这样没有硝烟的攀比战争中,无疑是胜利者。但,乖孩子的内心真的有优越感么?也许自己手里乖乖在做作业,眼里却羡慕极了刚刚说话得妈妈家的孩子,可以毫无顾及的玩泥巴,满身满脸沾满的泥巴,是对他手里作业的一种亵渎,泥巴在做着鬼脸的宣告着自由的胜利。
你应该看得到,在乖的这个点上,孩子视角和父母视角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在孩子长大以后,离开了父母视角的攀比,全凭借自己去面对世界的时候,从小太乖的孩子的优越感反而没有那么明显了,因为再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说,我家孩子乖的很,让干什么干什么了,因为总有一天,父母没有办法指引孩子要怎么去做,他不再听你的指示行动,他有了自己的判断,也知道了你的世界跟他的差了很远,你给的建议也许已经没办法让他找到出口,他向往着从小就渴望的自由,他羡慕着那些从小就不听话的孩子。
有乖孩子的父母,一般起码有一方是极度强势的,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借助自己的大人权威去实现自己的控制欲。乖孩子也往往都是善解人意,或是迫于权威不得不善解人意,看父母的脸色行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一旦成长过程中这一人格形成,长大后,即便离开了原生家庭,他们跟其他人的互动关系,也会是讨好型的,这样的人,只能随波逐流,很难再让他们“不乖”,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得到独立的去判断,独立的去尝试的能力。
讲到这里,想起了下完雨后,那些给孩子换上小雨鞋,让他们在布满雨水的路边自由的跳来跳去,踩来踩去的父母。尽管可能回家后免不了一身衣服换洗的麻烦,但在孩子该释放天性的时候,让他们真实的用身体感知世界,带给他们的体验和优势,将会是受益终身的。
p. s. 长大后,我们脑子里有太多的事情,房子,工作,孩子,各种关系处理。。而父母老了之后,他们的世界除了吃饭、睡觉,恐怕就只剩了盼着你回家。那时候,你还是要做个乖孩子,即便你心里知道,你恨透了乖乖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