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说,练习书法不能荒废,要天天都练习,否则就一定会退步。我问她,这是不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意思?她说是的,而且因为现在退步了就会觉得过去的作品好。我想了想说,我现在就觉得以前写的文章很好,那我还是尽量每天写作吧,看起来我已经荒废了。笑。
意外地胃疼,可能因为饭菜不合胃口;这两天都在下厨,其实也不能说是下厨,只是给老师打打下手。我在疯狂切菜、清理鱼、还有别的什么的。
倒也并非因为忽然脑门儿一热爱上做饭,实在是因为烹饪太烦了,我感觉好浪费时间,就想着多帮帮老师赶紧做完了赶紧吃,吃完了好能继续工作。
日子好像打了鸡血,我开始疯疯癫癫到处跑,小院里书房里厨房里餐厅里,像个陀螺,转哪转。
其余的时光里都在和老师们聊天,讨论工作。之前我会觉得这样的谈话根本无关事业,但是现在我发现艺术家们还是挺不一样的,这种类型的谈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带给他们灵感,而这灵感是可以变现的。
我现在对老师非常地放心,我知道他一定会捕捉到我话语里的讯息,不管我说得多快说得多多,因为对方实在太聪明也太灵性,他完全有能力get到我所有的表达。
真好;当然,每一天的深度对话都非常烧脑,所以我特别容易低血糖。笑。
晚上我给他看了戴锦华教授的视频,关于某部电影的评论,角度让老师也很惊喜。今天他问我是不是觉得最高级的智慧都相通,我说肯定是啊。他便很开心让我看他之前的作品,还有老爷子的题词,剑客与诗人,他们之间至高无上的智慧是一致的。
我觉得很感慨,能遇见如此同频的人,真是我的幸运。
今天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听老师说了过往的很多事情,我发现每一次深度的对话看上去像是我在和老师说话,其实是我在和我自己对话,因为这一场又一场的对话里,我总能收获灵感、感知人性,也总能开始思考起我之前忽略掉的问题。确实烧脑,可是也确实很过瘾,也很值得。
想要去了解一个人恐怕是永远也了解不完的,这是真的。我可能和一个人很熟悉,甚至一起长大,但是人性或者人心,总会在任意一个拐角处迸发出不一样的光芒,当然可能有好有坏,但总能让我感到讶异与惊奇。
所以我实在不能说我理解某个人,也并不认为有人可以理解我;当然我们可能都尽力了,但是我感觉永远也不会真的触摸到一个人的心灵,我只能触摸到我自己的心灵,我这一生如果能全然地理解我自己,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熟悉”并不等同于“理解”,一个人可能熟知我的好恶,也了解我的生活习性,但是这并不是“理解”吧,这只是呆久了的惯性而已。我对人性抱有极其悲观的态度,我在想,有人能跟得上我的谈话、能get到我的输出,能让我肆无忌惮地说话还能明白我在表达什么、甚至在我密集迅速的对话里开启自己的感悟,我就非常非常感恩了,或许对方并不是真正的理解我,但是,至少对方足够聪明,也足够灵性。
哎,我最近的厌蠢症真的是越来越严重了。
说话也越来越刻薄,我问老师这样是不是不好,老师说,做你自己就最好了。
我想起最开始的时候,老师说我小心翼翼在照顾所有人的感受,简直如履薄冰;我提及这件事,老师说你现在就比那个时候好,因为现在的你开始自然了,自然就最好了。
我想了想,好像是这样的,一点点建立起来信任的过程,我足足花了半年的光阴,期间发生太多事,有深深刺伤我的,也有背离我的。而我终于一点点有了成长,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回首望去,真的是不容易;我都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走到了这里,我是怎样给自己打鸡血让自己坚持,过去一点一滴细碎的时光,缓慢又急促,形形色色过往的人,还有各种各样突发的事件与绝望的结束,我都没有放弃过我自己,那以后我也会继续向上前行。
加油喔~
晚安呐。
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合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