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困顿。
不仁的人,不能忍受长时间的困顿,也不能安享长时间的快乐。仁者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即便粗茶淡饭,也能安住于仁的当下。智者能够将仁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运用仁帮助更多的人。
为什么不仁之人,穷了也不行,富了也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不仁的人,他的内心是为外物所役的,他高兴与否、幸福与否,都取决于外在的物质,取决于外人的评价。
俞敏洪老师分享过比尔盖茨一句话:
The world won't care about your self-esteem. The world will expect you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before you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世界不在乎你的自尊,它总是希望你、期待你能够取得某种成就,再自我感觉很好。
孔子和比尔盖茨表达了同样的感受--用成就赢得尊重,不被其他外物左右内心。
人与人之间充分地尊重对方,不管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大部分人内心来说,他只在乎自己。所以你要想有自尊的话,就必须要取得某种成就赢得别人的尊重。
仁者既可以“久处约”,也可以“长处乐”,“约”和“乐”都只是外在的状况,这无法影响他内心的平静。仁者不为外物所役,有自己的天命和自己的理想,如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论在多么简陋的环境里,哪怕肚子都填不饱,他都能够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宋代儒学家曾研究孔、颜之乐到底是什么。孔子和颜回两个人,为什么在那么糟糕的生活环境下还能那么欢乐?再比如富有的子贡,如何做到富而不骄、富而好礼?无论外在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让他们变得极度贫穷或者极其富有,他们的内心都分毫没有动摇。
反思当下我们的生活,人们大都生活在“不可以久处约”也“不可以长处乐”的状态里。扪心自问,我们一年中有多少天是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快乐的?很多人工作的时候总期待放假,处于假期中又觉得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必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去旅行了,一路上却开始抱怨,觉得舟车劳顿,旅途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浪漫,恨不得赶紧回家。
当我们能够学会求仁,去求不被外物所役,去求自己能够有一个天命与理想时,就能真实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恒久的,无论贫富,都不会消散。
我们要不断地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要容忍世界上一些世俗的对于成功的标准。在你受到外界的某种伤害的时候,你内心要有充分的对自我的肯定,同时要更加谦虚地、脚踏实地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