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之你不得不了解的那些人和事——人物篇—宰相李蔚
人物档案(二)
大家好,我是无殇,唐末五代作为我国历史中一段大分裂时期,这段长达八十五年的纷乱历史,可以说一直都是史学界和文学界不愿过多触及的事
那么作为当时代宇宙第一帝国的李唐,他的晚期为什么会经历这样大的变故,最终导致山河破碎,最终却迎来了如此漫长的一段纷乱历史,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出现了哪些人,他们是如何让盛唐一步步走向灭亡,我想即使没有读过这段历史的朋友,对此也一定是心中画着天大的一个问号。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宰相,宰相,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是一个特别举足轻重的职位,在历史上,当过宰相的人那也是相当的多的,仅唐朝时期,就出现了有524人,可以说是历史之最,这虽然和唐朝的宰相制度有关,但这一数字也是相当恐怖的。
那么唐末时期,唐朝由出现了多少位宰相呢,他们分别是谁,都为奄奄一息的李唐做出过哪些贡献,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这些处于唐末时期的宰相。
我们的故事就从第一期人物档案开始,本期人物大唐宰相李蔚。
我们先从一份档案开始:
李蔚,汉族,男
国籍:中国(唐朝)
出生地:长安(为什么这些人都出生在长安呢?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官宦世家,父亲爷爷都是朝中大员 )
家庭成员:李蔚祖父李上公官至位司农卿,元和初年为陕虢观察使。父李景素官至太子庶子;大儿子李渥官至礼部侍郎;二儿子李洵,三儿子李涗
出生日期:大概是公元815年-825年这段时期
逝世日期:884年。
职业:僖宗时期宰相
职业生涯:
840年不到二十岁的李蔚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从事。
840年-846年,表现优异,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转殿中监。
850年将仕郎守殿中侍御史任上被任为侍御史,
853年以员外郎知御史台杂事,不久知制诰,转郎中,正拜中书舍人
865年任命为礼部侍郎,随后几次升官当过尚书右丞,京兆尹,太常卿
868年正月,出任检校刑部尚书、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宣武节度、汴宋亳观察处置等使。
870年十一月,任命为检校吏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874年四月(这时候已经是僖宗执政了),任命为吏部尚书。
875年六月任命为御史大夫、吏部尚书任上被拜为中书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
878年九月因为讨伐黄巢起义中,用人不当被罢为检校尚书左仆射、检校司空、充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
879黄巢起义军越来越嚣张,朝中也没多少可用的人才,于是僖宗让李蔚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兼代北行营招讨使讨伐黄巢,然而天不从愿,已经六十岁的李蔚刚刚到任,第二天就病倒了,不到两天然后病死了
李蔚的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没有太大的过错,然而他的一生也是极为平淡的,即使在僖宗时期已经升为宰相,但却从来没做过一件像样的事来,其实在唐末时期,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官员,基本都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也没有几人做出过像样的事,李蔚不过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
好的朋友们,今天的唐末时期的那些宰相就讲到这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唐末五代时期的故事,那么请关注我,每天都会有新知识。
了解更多https://www.toutiao.com/c/user/106124333483/#mid=163319162156749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