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考完了2019年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每年考完总得写个文章作为经验留存,今年最后一年更是得认真点。
一、2019年考试准备和历年比较:注意此处是考试准备。我看了下效率笔记,2015年没准备,还啥都不会。2016年准备认真,相当于重新学了一遍。有时学的过程很崩溃,忘了是16年还是17年凌晨5点起来学,但是看国经公式推导完全看不明白。不过现在看来只要略懂就行,关键是给记住了写答案就行。不过每次考试也不会考那么难的。2016、2017年复习都是相对认真的,但是面对通过考试,还是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也就是没有“应试考试”。这是啥意思呢,看了学了苦哈哈花功夫了,玩也玩不好,但是考试最后也没过。之后到了2018年,2018年年初忙忙叨叨,这个事那个事,清明还借着出差的机会在香港玩了一圈,4月20号才开始看考试。不造为什么考完了感觉良好,最后才考了个很低的47分,当时一度觉得老师给加错了,还想去找,但是最终因为系统原因还有自己懒,错过了申诉。不过后来看看试卷,申诉能咋的,分就是低。
二、今年准备:今年考试从春节后就开始看,先看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每天用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先把书给看一遍,这样弄完了十章。转折点就是不造从哪看了环球卓越的课,就一咬牙花了3000银子买了个课听。清明、每个周末、五一假期,哪也没敢去,开车时候听音频巩固。这样就把五科都系统学习了一遍。不过今年还行,没有特别忙,而且工作也比较得心应手。值得一提是今年又有一带一路,我们又得忙,但是我们之前经理这次管我们,给了我很大福利,另外两个小孩每天跑跑颠颠,我从第一天就在屋里就行。这事值得感谢。
三、思考如何高效应对考试:总得来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说说不足。就是光听课了,但是学习诀窍还是差,因为这个考试主观题很多,选择只有8道16分,上了考场需要你看着简单的标题写下大段的文字。考前的前一个周六,和男友出去跑步。边跑边聊天,我说我还得听听课。男友就急眼了,说你该背的赶紧背。第二天下雨,在家背了一天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真题和课件。但是尴尬的是,我完全按照个人主观意愿背诵的,报的班给预测了21道,好像有2道还是3道我觉得不会考或者不感冒,就没有背。但是今年大题就在这其中之一。还算幸运的是考前头一天晚上我一边洗澡一边背了一个相关的,这个题的前一段,希望能有个8-10分。
四、今年考试分析:今年考试重复题很多。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8道选择全对,虽然最后一道是蒙对的;名词里有1个不会,有1道真题背过,剩下多多少少都知道;简答题一道没见过,不怎么会答;论述答偏,计算题有一个不应该,就是总需求曲线没用正确的方式表示出来,计算最后一问不会做。遗憾就是没有看够三遍书,复习够三轮,真题20年的没背,就光背10年的了。这也看出这个考试很呵呵,多久的知识都在考。
五、考试必过经验:考试真题重复非常多,想迅速通过考试就是1999-2018年真题都背诵下来,计算几个类型会做基本也就稳了。但是考前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谁又敢这么孤注一掷呢。总是想多看点什么的,也可能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