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莫舒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有人说原生家庭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伤”,从某种角度说,从来没有苛求非得拥有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因为这根本不现实。
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与原生家庭的“伤”相互呼应了。
有个词语叫“60分的妈妈”,说到原生家庭也如此。一个60分的原生家庭关系已经足够了,可是很多家庭往往都达不到60分。
毁掉一个人从来不是穷途末路,因为还有一种逆袭叫做“绝地重生”。可是原生家庭不同,
一个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
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更要认知到这7种原生家庭有毒的行为模式。
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各类“问题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伤害了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写出《原生家庭》这本著作。
这本书将带领着我们去正视心中最灰暗的感受,去剖析自我了解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认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学会真正做到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阐述:
1、原生家庭有毒的行为模式是哪7种?
2、为什么说家会伤人?
3、如何做到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一、原生家庭有毒的7种行为模式是什么?
在讲述家庭行为模式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心里,什么样的父母才是“问题父母”呢?
《原生家庭》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认为:
凡是拥有持续存在,且始终支配孩子生活负面行为的父母,就是问题父母。
在这里的“持续性”和“反复性”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巨大,这往往一次就给孩子造成一生重创。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此类父母往往自主打着为子女好的名号,坚定的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
在其影响下,子女心中就逐渐构建出一个完美父母的假象。甚至认为父母对他们的严格教育,甚至是虐待是理所当然。
更是否认父母的行为,给他们带来伤害,往往自我欺骗地将不合理的事情自我合理化。
2、不称职的父母
此类父母对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好明确界定。
他们对子女伤害的方式,大多数体现在疏忽,冷落,而不是行为上的打骂。
这类父母的子女往往得不到关爱,童年并不快乐,甚至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
相对立的是称职的父母,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原生家庭》书中对“称职父母”判断原则是:
第一、要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需求;
第二、要保护孩子免遭身体伤害;
第三、要保护孩子免遭情感伤害;
第四、要满足孩子对关系呵护及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第五、要在道德伦理层面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引导。
3、操控型父母
此类父母希望子女不离开他们,喜欢维护子女的无力感。
他们对子女的操控分以下2种,一是直接控制,就是简单直接,粗暴,毫无遮掩的控制,包括恐吓,羞辱,威胁。例如,他们说过的“按我说的做,否则别跟我沟通。”
另一种是巧妙控制,第二类会遭到子女的反感,排斥与对抗,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叛逆心理。
这种叛逆知识希望自己与父母完全分开了,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失去对真正需求的判断。
4、酗酒型父母
《原生家庭》这本书中把“酗酒型父母”比喻成客厅的大恐龙,对生活中的人无法驱逐开,只能装作视而不见。
可笑的是,在他们看来,酗酒是家里的大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
作者把“大秘密”具备的三大要素定义为:酗酒者否认自己酗酒,酗酒者的配偶否认问题真实存在,家庭成员配合做出“正常家庭”的伪装。
酗酒型的家庭,子女也会受到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至少四分之一的成为“酗酒”习惯继承者,或者成年后子女的配偶常常也是酗酒者。
让人意外的是,《原生家庭》书中对这种问题的分析结果是:
一方面是,无论情感是否伤痛,人都有重复熟悉情感模式的需求,简单来说她/他已经适应了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改变了反而不习惯了。
另一方面是,希望重现过去的问题冲突,希望这次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换言之是通过“重回过去”的状态,自己想改造酗酒者。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认为:酗酒父母的子女很难再相信他人。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孩子信任的起源地。
5、身体虐待型父母
作者研究发现,此类父母均有共同特征:
第一,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
第二,毫无意识到对孩子的伤害;
第三,体罚孩子是惯用的手段;
第四,这类父母自己往往生长在充满暴力的家庭,当然暴力也是他们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对孩子身体造成的伤害有以下3种情况:
一是极端恶魔类,父母表现异于常人,简直丧失人性和情感,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用来虐待的。
二是同幼稚类,父母像没有长大的孩子,非常不成熟,容易和子女较劲,甚至会动用武力与孩子一同搏斗。
三是复制模式类,他们子女长大以后,在新的家庭环境里面也会对孩子施加暴力教育。
从父母对他们的情感和尊重的角度看,被虐待的子女,长大后非常难重获信任和安全感。对童年充满恐惧,焦虑,痛苦的情绪转而化为内在的防御机制:偏执、戒备心理。
6、言语虐待型父母
此类父母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行为风格体现在:
其一,公开贬低孩子,例如咒骂孩子愚蠢,没用,蠢货等。例如,我家就是这个类型。
其二是间接性言语攻击孩子,例如嘲笑,挖苦,给孩子取侮辱性的绰号等等。
《原生家庭》分析到产生言语虐待的原因有二:父母为了争强好胜,其次是为了追求孩子十全十美。
在环境的滋养下,孩子也会变得追求十全十美,紧接着无法达成完美的目的,就会形成行动拖延,事情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一事无成促成心理崩塌。
7、性虐待型父母
可能我也同大多的人想到一样,认为这种类型的问题父母应该很少才对,但实际上比例并不低。
《原生家庭》作者通过相关研究和数据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在18岁前曾遭到家庭成员的骚扰。
作者提到一个概念--3D遗毒,性虐待带来的这类伤害会造成3D遗毒,即是肮脏、伤害、异类。受害者的生活往往因这3D而严重扭曲。
甚至他们觉得自己肮脏,认为自己是异类。他们受到的心理伤害简直就如同心理癌症一般可怕,更令其痛苦的同时,也让他们生活严重受损,幸福感大幅度下降。
二、为什么家会伤人?
除开以上7种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还有一种叫有毒的家庭体系。
《原生家庭》作者说,这一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它不是独个父母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它们是逐渐累积而成的。
这种体系的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模糊。它要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保持一致;认为不同即不好,不允许任何自主和独立。
而家庭成员为了避免家庭中各种力量的均衡被打破,所有人都须遵守家庭规矩。
当家庭现有的秩序被打破时,问题父母便会通过否认问题的存在、推诿指责、强行阻挠等方式来应对失衡的危机。
三、如何做到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吗?
问题父母的行为带给子女的伤害是伴随着他们的生活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
下面将会通过一下5个方面具体的方法,来帮助那些深陷原生家庭体系里的子女们,能够得到重塑自我,活出自我人生的光明之路。
3.1警惕原谅的陷阱
《原生家庭》作者原本认为原谅伤害者,会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她发现,那些声称已原谅父母的子女,他们的生活往往并没有得到妥善的改善,他们甚至依旧会为自己难过,依旧存在心理上的问题。
她认为,子女可以试着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但务必需在理清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做这件事。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父母努力求得子女原谅时,原谅才有意义。
而作为子女,只有做到释放出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把责任归还责任人一方,他们的情绪和内心才能获得真正平意义上的平静。
3.2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父母与子女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是有益的,过度了,就便会成为纠缠。
在有问题父母的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纠缠,其影响难以估计。
情感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有以下2类:
一,子女不断向父母屈服,妥协,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第一位置上。
二,子女对父母吼叫、威胁他们,或者和他们形同陌路。
表面看似与父母分离,其实他们仍旧和父母密不可分。例如,《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
这两类亲子关系看起来有所不同,但是实际上,父母依旧紧紧控制着子女的行为和感受。
无论顺从或反抗,无论是屈服或威胁,只要你面对父母的情感依旧很强烈,他们仍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情感上折磨你,继而控制你。
因此,子女必须要学会从感受、观念和行为等层面彻底摆脱和父母的纠缠。在情绪冲动的时候,避免与父母接触和当面对质。因为此时,你的想法和判断会因情绪的怂恿而出现行为偏差。
3.3自我界定
你知道反应和回应是什么吗?
如何自我界定?《原生家庭》建议采用“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的方法。
反应是指受情绪的影响为自己辩解的自我维护行为。
比如,一个母亲骂女儿自私自利。女儿说:“不,妈妈,我真的没有,我总是为你着想,不管多累都会陪您一起外出……但你永远不知足。”
而回应,则是通过使用非辩护性的回应,温和而坚定地表明自我立场。
比如,母亲对女儿说:“我和你父亲不想住宾馆,你真是个自私又忘恩负义的人。”
女儿说:“您看问题的方式真有趣……让你们感到伤心我很抱歉,但我需要再考虑一下。”
要记住一个人不仅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是独立的个体。
对于被伤害的子女而言,他们需要进行自我界定。这意味着他们在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影响之后,一个人仍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
面对父母的言行、观念、指责,他拥有选择的权利和质疑他们的自由。
3.4不再自我惩罚
学会进行不再自我惩罚的前提,是要卸下为童年的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将责任归还责任人一方。
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在安静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和自己内心的孩子对话。
或者,你可以找到自己童年的照片,对着照片大声说“你不需要为……负责!”
这句话的中间加上你受到的伤害,比如“他们的打骂”“他们的酗酒”,紧接着,重复刚才的句子,但句式改为“我的父母应该为……负责!”
重复以上的练习,让你的感受慢慢适应新的认知。
3.4.1面对曾受的伤害,学会管理愤怒可通过以下5种方式:
1.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真实的感受。怒也是一种感受,是人性的一部分。
2.表达出愤怒。你必须发泄愤怒,否则无法应对它。
3.增加运动量。将愤怒转化为运动,可以释放内心的紧张情绪。
4.不要让愤怒加深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愤怒的本身没有错,也没有让人变得多坏,不要因此自我否定。
5.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借助愤怒,认清在家庭关系中你愿意接受的边界点,以此定义自己的边界和极限,你将从顺从、妥协、害怕父母的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
《原生家庭》作者认为,只有感受和表达愤怒与悲伤,才能释放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消除他的内疚和自责。不然,你还会继续自我惩罚。
3.4.2学会对自己负责,需做到以下9件事:
1.成为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单独个体。
2.诚实地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3.面对童年的事实。
4.承认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
5.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6.面对并且消除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
7.当自己的行为残忍、刻薄,伤害到他人时,改变自己的行为。
8.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
9.重新获得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3.5.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
《原生家庭》作者说,以上的方法和练习,都是在为你与父母对峙做准备。对峙意味着你在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父母。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不是报复、惩罚他们,不是让他们收敛,或从他们身上寻找些补偿;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面对他们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并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做出定位。
对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峙有效果。二是,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果你对父母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没有解决,就会把这些转移到配偶和子女身上。
3.5.1与父母对峙前,必须满足的四个基本要求:
1.你要能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者其他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2.你要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这三个阶段: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和对峙后果的出现。支持体系可以是医生、朋友等。
3.你要将想说的内容先写成信件或加以演练,并且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4.你要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遭受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3.5.2如何对峙,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写信。其内容应涵盖四个要点:
1.曾经你对我做的。
2.我当时的感受。
3.我的生活受到怎样的影响。
4.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此外,如果父母患病或者过世,也可以写对峙信,不寄出去,或者将信的内容读给父母的照片听。
方法二,面谈。在此之前,你需要预测父母的反应。
比如父母说:“根本没这种事。”
你可以回应:“你不记得并不代表事情没发生过。”
再如父母说:“这都是你的错。”
你可以回应:“你可以将这些归罪于我,但我不会为你对我做的事承担责任。”
为了准备充分,你需要设想父母最糟糕的反应以做出应对。
《原生家庭》作者说,不存在“失败的对峙”,因为你对自己和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只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你就获得了成长,你将比过去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有很多创伤需要专业心理治疗。如果你的创伤十分严重,比如有长期重的家庭暴力、性虐待等状况,可能需要专业大夫的帮助。
写在后面的话:
《原生家庭》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
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伤害了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正如《原生家庭》书中作者所言:“爱不只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孩子。身为子女,当我们受伤而无力挣脱时,记得向外界求助。
而这本书,正是让受伤子女摆脱伤痛的出口之一。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你无力自己解决时,则应该向专业人士求助。
我是@章莫舒,爱生活也分享好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简介❤️
作者:莫舒
标签:专注写作|指数基金定投|手帐
人生愿景:读书、历事、见人、行路。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交流,一起结伴赋能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