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造力能都培养?

创造力能都培养?

作者: 北宫小亚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1:25 被阅读0次

    创造力能否培养?

    当今众多研究专家对创造力的定义没有统一。

    如果创造力不能够培养意味着什么?

    女孩, 儿童, 播放, 跳舞, 冬天, 捻转, 年轻, 转

    那就是有创造力的人,你出生就是有创造力,那时候你都知道你要做什么,你很有思想,有你的观点,能做很多人做不到的事,你咋不上天呢?国家一直号召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创造力不能培养,那我们的经济,军事国家利益人民安全怎么才能保障?

    国家就得说招收有创造力人才了,而没有创造力的人,从出生后就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也因此会有自卑啊,受到那些有创造力的人的排挤,爸妈把你生下来发现你没创造力可能就把你扔了啊,上学会分班就是没创造力学生的班。

    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有创造力的人有着美好的前途,而没创造力的人只能每天怀疑人生,抱怨苍天。我不敢想象那时候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如果说创造力不能培养,其实它是对自己的一种无知,是面对新问题的逃避,是一种够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你,的无奈,你不想让新的问题去打压你的自信,击垮你的意志,磨灭你人生中仅有的微光。

    首先从医学上讲,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成人的大脑也具有可塑性,而以前人们觉得我们的大脑只能在儿童或少年时期才能成长,以后大脑发育会退化。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创造力同样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培养的。不是说你觉得你小时候笨,现在也笨。即使你老了,只要通过一定的训练也可以对大脑的回路进行组现,也可以长出新的神经元。

    一位叫斯科特·考夫曼,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的科学主任,研究的方向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另一位叫卡罗琳·格雷瓜尔,是心理学和神经学方面的资深作家。

    他们俩对一些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家、作家、科学家和前沿企业家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得出一个结论:

    所谓创造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天才们的专利,进行一些练习、养成一些思维特点,就能成为创意十足的人。

    最后,他们提炼出有创造力的人的十个行为特点,写了《异想,天开》一书。

    儿童, 孩子们, 出售, 播放, 玩耍, 购物, 父母, 学校, 乐趣, 女孩

    创造力是否能培养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选择。

    创造力不能被培养,就像我们平常说的我不是做什么的那块料,我就不去做。其实这是一种面对新环境,新机会的逃避,不是因为你做不好,而是因为你怕,你怕失去你现在的安逸,你怕因此而忙碌,你怕如果的失败的你会怎么样,别人对你怎么样,这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维模式,而我们需要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面对压力去挑战自己,知道自己在某事上面的不足,面对失败勇于再次的尝试,而不是固步自封。在仅有的舒适圈呆着。

    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的选择的结果,我们如何选择是可以改变的。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女孩、女性、儿童、亚洲人、机器人、拟人机器、手握、灯光、背包、好朋友、朋友、粉红色、鲜花、五颜六色、大阪、握手、可爱、交友、朋友、日本

    创造力不是某个人的才华,他所获得的成就,而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是长时间的不断积累。

    美国硅谷常用的心流工作法,积极心理学大师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研究了91位现代有创造力的人其中14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在《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说人们常常认为,创造力是某种心智活动,是一些特殊人物头脑中产生的真知灼见。然而这种观点具有误导性。创造力不是发生在某个人头脑中的思想活动,而是发生在人们的思想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中。它是一种系统性的现象,而非个人现象。

    可能我们觉得那些成功的人更具有创造力,其实不是的,人人都也可以。主体进行创造是一个过程。具有动态发展性,不是不变的。

    毕加索一开始只创作古典画作,如果没有后来想到改变,大量练习,对自身创造力的培养,他就不会开拓了后现代主义。

    小进展有大飞跃,大努力有大成果。

    所以说,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儿童, 南瓜, 南瓜雕刻, 杰克 o 灯笼, 万圣节, 秋天, 南瓜种子

    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能力。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是在提升自身能力的边界,对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法。在甘自恒编著的《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中对创造力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创造力,是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美国有位画家后来人们称它为摩西奶奶,出生贫苦,毕生都在农场工作,她生了10个孩子。她的双手被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所占有。直到76岁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绘画。,但谁也想不到她的作品至今在多个博物馆展出,除此之外还写了几本至今也畅销的书。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造力,在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不得不说她的创作是在漫长的农场劳作里培养出来的。

    最后谈一下怎么培养创造力?

    其实有很多方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

    一、“4P”理论

    儿童玩具分享游戏

    米切尔在《终身幼儿园》一书中说到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方法是支持那些基于热情,与同伴合作,以游戏精神从事项目的人。

    这也是4P理论的重点,4P分别是项目(project)、热情(passion)、同伴(peers)和游戏(play)。

    项目:是指一个跨学科领域的学习模式。比如融合编程,科学,数学,社会活动等。

    热情:是指找到的项目应该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价值,爱好和兴趣往往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同伴:是指在完成项目的的过程中,和同伴分享想法,互相启发,协作。团队合作的精髓往往就在这里。

    游戏:是指实验,探索,冒险尝试新事物。

    二 《异想,天开》中有创造力的人的十大特点

    充满想象力地玩耍

    玩耍对于创造力来说真是太重要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个日本小朋友叫宫本茂,生活在日本农村,八岁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山洞,他在这个黑黝黝的山洞里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

    后来,这段童年玩耍的经历启发他开发了电子游戏,就是火遍全球的“超级马里奥”,如果你玩过这个游戏,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马里奥总是在黑黝黝的管道里跑来跑去了吧。童年时的玩耍会决定很多人的一生,成为他们创意的源泉。

    研究告诉我们,玩耍对创造力有很强的刺激作用,爱玩会玩的孩子有更强创造力。

    早期教育家和儿童工艺品

    拥有热爱

    四岁的杰奎琳·杜普蕾,第一次在收音机里听到大提琴的声音,一下子就着迷了,她对妈妈说:“那是我想创造出来的声音。”后来,她成了英国传奇的大提琴表演艺术家。

    杜普蕾天赋的秘密是什么呢?她的传记作家说:就是由衷的热爱。热爱如此有效,因为它可以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投入专注,甚至忘掉时间的存在。那些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的孩子,就像是打开了创造力世界的大门。

    白日梦

    在很多家长眼里,白日梦可不是什么好词,它总是跟走神、开小差联系在一起。然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走神绝不是不动脑子,也不是浪费时间。

    著名心理学家辛格说,孩子是快乐的白日梦者,很享受自己的想象。他们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是处于不自知的酝酿阶段,这种酝酿能改善创造力思维。而且,白日梦还能够连结潜意识,迸发出创意火花。所以,我们还要不要打断孩子的“走神”呢?:)

    独处

    对有创造力的人来说,独处是最基本的需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他在创造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时,整日闭门不出,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独处能带来更多创造力,已经得到了科学验证,因为独处时大脑运转与待在外部世界时是不同的,能释放头脑中最大潜能。那些喜欢独处,在独处时不会感到特别难受的孩子,可能在创造力方面更具特长。

    直觉

    人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控制审慎的理性思维,一种是像直觉一样的无意识思维。而我们往往看重理性思维,忽略直觉的力量。其实,一些孩子喜欢凡事讲逻辑找证据,而另一些孩子则喜欢用直觉了解事物,当我们去批判孩子的“文科生思维”时,不妨换个角度想,善用直觉的孩子更擅长创造力领域。

    对体验的开放性

    或者说,叫积极面对新体验。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寻找全新的体验。对于各行各业的创新者来说,新体验能提供素材,这些素材可以被用在他们的创意上。

    如果你的孩子是乐于追求新体验的,比如喜欢和父母或朋友去陌生的地方旅行,愿意与不同观点不同阅历的人交流等等,说明他在创造力方面很有潜力。

    儿童油漆站

    正念

    这是一个佛教用语,指有意识地觉察。2007年,美国音乐家贝尔做了一个实验,他穿着便装当街演奏小提琴,当时正是上班早高峰,至少有一千人经过,却只有7个人注意到他并停下来欣赏。

    这个实验说明了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出于惯性遗漏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有创造力的人不会这样,他们能有意识地察觉身边事物的变化,也就是说具有正念。哈佛心理学家兰格认为“正念”能让人处于心流状态,有利于产生创造性灵感。

    对孩子来说,具有“正念”就是拥有很强的观察力,能看到别人忽略的东西,这样的孩子在创造力方面往往有天赋。

    敏感

    敏感而害羞的人,往往具有创造力。迈克尔.杰克逊就是个典型例子,他的制作人说迈克尔早年录影时,因为害羞,唱歌要躲在沙发后面,还要求关上灯。作家赛珍珠也说过:“在高度敏感的人眼里,世界更加丰富。”

    在十个特点中,这是唯一一个取决于先天,很难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特点。所以,如果你正为你孩子的敏感害羞发愁,不妨往好的方向想一想,因为,“敏感个性”对创造力领域来说,真的是难得的礼物。

    把逆境变成力量

    画家卡罗尔有一幅非常有名的自画像,画上她赤身裸体躺在医院的床上,流着血的血管形成了一张网格,将她与一些漂浮的物体连起来,蜗牛、花朵等等。她创作这副超现实主义画时,刚刚经历了人生第二次流产。

    世界上许多艺术家都会选择在逆境中创造艺术。对创造者来说,痛苦能转化为创作作品的素材,逆境也迫使他们怀疑世界,让思维变得更有创造力。“杀不死我们的,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那些遭遇挫折后反而思考东西更深沉,或者说,能坦然面对逆境的孩子是创造力人才。

    建筑、街道、儿童、影子、足球、游戏、黑暗、光明、城市、生活、童子军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就是不走寻常路。苹果公司一直这么做,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抛弃了传统表达方式,藐视权威。

    反传统者总是喜欢做那些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不愿意遵从传统标准,而这恰恰是有创造力的体现。因为创造力,就是要提出新的问题,建立新的模式。

    不走寻常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因为一般而言,世界不喜欢创新,创新是一种反叛。创新者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除了孤独失败,还可能遭受嘲笑与排斥。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必定有更强烈的动机保持与众不同。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有独特想法,并且毫不介意与他人的不同,那么,他是个非常适合在创造力领域发展的人。

    人生不短也不长,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好好把握把自己,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人,倾尽全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我们内心的小宇宙爆发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造力能都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g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