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著作,被古贤者誉为儒学入德进门之书,素有先读《大学》,二读《论语》,三读《孟子》,四读《中庸》之说。笔者当年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端师资培训,聆听一位国外华人高师的讲座,那位华人高师很认真!开场第一句话就问:“你们学过《大学》吗?理解其真义吗?”现场一片寂静,高师一拍桌子,愠怒地说:“你们未学《大学》,就敢读其它经典,就如还没有站稳脚跟,就想跑步一样!”可见《大学》之地位重要!所以,笔者也谨记高师教诲,按次第进修。有个问题想澄清一下,消除学者误解。古贤者讲,《大学》是大人之学,笔者以为,所谓大人,不是指年龄高低,而是指崇德进取,奋勇拼搏的大智慧人!有个疑点令人费解,即《大学》所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冶其国者,先齐其家。”请问,这个国就是指国家吗?这个家就是指家庭吗?笔者对此不敢恭维。因为古代拥有自己国家的人是谁?只有古朝皇帝啊!而《大学》所讲不是只面对皇帝,是泛指古代所有想弘扬道德于天下之人,也就是说,是面向大众!而大众又怎能拥有自己的国家呢?所以,如果仅仅将这个国理解成所谓自己的囯家,未免太过浮浅草率!还有齐家,如果仅仅理解成是整顿好自己的家族,是否低估了古贤者的智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