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两岁左右大的时候,开始特别喜欢缠着我讲故事。记得我跟小小的她总是在午睡前,一起躺在被窝里,先是聊聊天,而聊着聊着就开始了一个新的故事。
妈妈,今天讲谁的故事呢?
嗯~你想听谁的故事呢,宝贝?
我想听...小兔和大坏狼的故事!
好吧,那我们今天讲一个小兔和大坏狼的故事吧。
跟她聊着天的时候,我的脑子已经开始运转起来,想着怎样编才会让故事有趣,让她喜欢,今天是小蜗牛和小蝴蝶,明天是不刷牙的小熊,后天是骄傲的小孔雀...
慢慢我发现,不管编出怎样的情节,也不管这些情节是不是合理,小家伙都会睁着大眼睛听我讲完,最后满意的微笑,睡去。
甚至在第二天,第三天或是第四天午睡时,她还会再次让我重复我已经差不多快要忘记的这个故事。这是让我始料未及的,惭愧地讲,有时候我急匆匆的编出一个小故事,只是为了让她快快入睡。可是,小小的她却会牢牢的记住,我讲的故事中那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甚是我用到的每一个特别的词语。
现在小宝贝已经四岁了,记不得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已经不再一起躺在被窝里编故事了,而是变成了拿起绘本讲书中的故事,或是放手机里小鹿姐姐啊,梅梅阿姨啊讲的有声故事。
也许是我觉得,那些年我编的故事,人物和情节太过简单,对于已经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已经不能满足她对有趣故事的渴望,她应该需要听到更加丰富的词语,更加曲折的故事情节,更加丰满立体的故事人物。
但是,每想起过去那两年我们一起编的故事,心底总会依依不舍,那些简单纯粹的小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复杂的情节,却陪伴了女儿学前几年的午睡时光。
对我来说,这些故事里每一个词都有温度,都有笑声,都让我想起她听故事时清澈明亮的可爱目光。也许它们不够动听,也许已经不再吸引慢慢长大的女儿,但是,它们就像一张张照片,像一首首老歌,让我想起时,总会有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