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销售高手还有多远?
判断是不是有可能成为顶级销售高手,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假如我自己产生购买,我能不能让自己动心?
很多人面临这样的问题时会直接蒙,虽然可以基于自己的思考说一些想法,但是,谁的心里是最有底的呢?
最近遇到不少各行各业的学员,希望我能写一些文章,来分析分析这个事情。这几天呼声最高的是房地产行业的一批朋友,那今天就首先先来聊聊房地产行业。
01
问题抛出:在房地产行业,我们离销售高手还差多远?
首先,先来普及一个常识,当我们提到一个想深入学习的对象的时候,首先头脑里一定要有一个相应的模型。了解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需要多个维度的内容,这些维度就构成了学习框架。
如果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框架,那学习的时候就类似盲人摸象:如果时间足够并且你的运气足够好,到最后也许能够拼出来,但谁知道呢?
而高手呢?大部分他需要学习的问题都有相应的框架,所以在学习新领域的时候他仍然比普通人更快、更高效。
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下房地产销售高手是怎么样形成的,这就涉及到几个维度,下面是我们整理的一个主题或者领域的框架,涉及主题的六个维度,如下图所示。收集知识——加工知识——储存知识——使用知识——分享知识;
02
收集房产销售相关知识:包括房地产是什么、历史发展沿革、核心理论等,这些内容通常在百科、入门的教科书上都可以找到。同时,还要找到有关于自身的销售项目的更多信息知识。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在上海地区做房产销售,那么,上海的限购政策是何时开始的?内环外环中环各个区域的房价区间是多少?哪些地段的高中低端开发商各有哪些?上海有几条地铁站线路?线路附近的房源区域能不能在脑海中有显示图?
细分到具体的某个区域甚至某个小区,经典房型有哪几种?优质笋盘有哪些?附近的学区、交通信息、物业管理、生活环境、容积率等等,这些都是基础 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储备都没有的话,那么,在销售过程中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03
加工房产销售知识:当我们有了这个主题的基础理论的时候,就应该去关注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这个最新发展内容一般在新闻资讯、论文、案例里面。
比如以下问题:最近的智能化住宅,“智能化”体现在哪里?清华建筑学院提出的“第四代住宅”是个什么概念?户型分析、贷款政策、政府优惠、附近商圈等等,这些也会对销售产生很大影响。
曾经我有个学员,做房地产的,跟客户前期交流的挺好的,后来,客户提出想看房,但是客户人在国外不方便,就顺口问了一句,“你们这边可以VR虚拟看房吗?”业务员愣了半天,不清楚客户问的“VR看房”是什么意思,而前段时间他正好接触过虚拟币的概念,又生怕在客户面前体现得不专业,所以想当然的顺口说了句:虚拟的啊?那不行,都是骗人的,你看我某某某朋友前几天才被骗了30万。。。
结果可想而知,客户直接礼貌地说拜拜,挂断了电话。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面临一些诸如VR看房、五证二书、三税合一、日照间距、耐久等级、浮筑楼板技术、通风系统等等客户突然抛出的话题,无法第一时间接茬的话,那销售成功率几乎微乎其微了。
04
储存和使用阶段,关注行业领袖:销售领域最牛的专家是谁,他们关注什么,在想什么,原来有过什么样的成就和观点。你需要持续地关注他们最新发表的文章,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报道。也可以多多参考一些国外的行业网站。比如英文网站Zillow, Redfin。多了解了解国内外不同的地方,这不仅是一种谈资,更是自我的一种积淀。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我将国外的一个知名房产网站的内容截图了下来,可以看一下如图:
分享知识,也就是跟客户的交流过程:很多销售员觉得销售是个苦差事,其实事实上,销售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分享彼此知识和快速在彼此既有的三观中求同存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精准的判断分析,更需要的是两个字“真诚”
后期有更多的精彩更新。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微信:18721833781或关注公众号“零点一营销”
05
最后,提一个非常有效的提升销售技能的办法“情景模拟”: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一次次的情景模拟来获得更多的技能和觉察出我们的不足,这个情景,建议是全流程的。
每个交易流程都需要进行多次的模拟。比如:电销、客户第一次见面、带看、帮客户分析、贷款过程模拟、合同签订过程等等。。。随时关注我们是否可以改进、验证;相关管理、项目的案例是如何做的,做的环境是什么,取得的成效是什么,经验教训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