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个美德,真,善,美,真排第一,善排第二,美排第三,真是深有讲究。
它们仨,最容易吸引人的其实是美。小时候智慧不高,什么是善什么是真全然不懂,但是只要这双眼睛在,不管几岁,都敢说自己知道如何为美。万物皆有颜色形态,如何恰到好处,都有讲究。记得二十多岁时感慨过,美应该排第一,虽然个花入各眼,但是因为是最容易理解和改变的东西,它才是人生审美的第一个阶段。当然,对美的感受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尤其是有目的的审美训练更使审美能力变得日渐细腻且层次丰富,但无疑都属于感受力的范畴。
第二个是善。它不似“美”直观,要在心这个磨盘上经年累月慢慢研磨。善首先是需要感受的,需要为各方设身处地地体会不同境况下的悲喜情仇。同时,善更需要的是理性的辨别力。仿佛身内两个辩手,时刻彼此争论,这样好,因为有这些原因;或者那样好,有那些原因。感受与思辨糅合在一起交错作用,往往到了决定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取得一个双方都更加满意的答案而已。一旦最终做下决定,就不宜再多思索。善的探索,大约对应于多思多虑的人生中年。凡事力求至善,将对任何一方的伤损减至最小。
正是对于善的判断时常艰难,最后,人们来到“真”的范畴。
真,就是真实。没有绝对的善,却有绝对的真。“存在,就是合理的。”这是两善的境界。心里不再纠结争战,而是拈花不语。花开之盛况,和韶华之易逝,一体两面,善与不善,争论何益?从二分中看到道一,看人也是优点缺点一同接受。我们可以选择是不是和一个人相处,却不能相处着,却非将对方一刀砍了些自己不喜欢的去。每个人有其完整性,只有他自己有权力调整。
这个阶段,粗略对应了人的暮年。
求美,相对最容易。现在人的外貌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科技最容易发展的也是对万物外形的改变上。
求善,次之。
求真最难。真有两解,一,真实。这是小孩擅长的,只需要向孩子学习就好了。适当像孩子一样真实,可以排除一些心里的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不要作第二解。二,做真人。这是高深的学问,我没有研究过,但是我相信,真是在善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真人,首先是善人。我们大多数人连善人都不敢自居。
但是真人混元一体,已经超越了善人的思虑。
我想象一位洒脱不羁的人,竟然一言一行都让人感觉到善意,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人啊!
这样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历史上有多少呢?只能靠先贤留下的书籍和想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