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秋:唯愿心有圆满,头顶朗月

中秋:唯愿心有圆满,头顶朗月

作者: 一叶在线160313 | 来源:发表于2016-09-15 14:05 被阅读512次

    中秋:唯愿心有圆满,头顶朗月

    小时候过中秋,盼望有三:翻毛月饼,红烧肉,爸爸。

    那个时候,尚是贫穷年代,家家都不富裕。

    肉是年节才吃的,平常日子一天三次的正餐都见不着荤腥,就更别奢望会有饼干、面包、甜点之类现在孩子早已吃厌的零食了。

    中秋对中国人是个大节,无论光景如何都会买上几块翻毛月饼,割上几斤肉给老人孩子过个节。这个时候幼小的我,味蕾里对肉香的记忆还停留在端午节,三个多月的无鲜肥滋味之享,早已让我对那碗红烧肉暮想朝思。

    中秋对农家还是个忙碌的时节,玉米、花生、高粱等作物在中秋前后都相继成熟,无论年景如何,丰收欠收,都要将它们收到房顶窗台、屋前屋后。这时候家家外出打工的壮劳力都会回来,他们并不说回家过节,而是说回家收秋。爸爸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当然和爸爸走进家门的还有翻毛月饼、我的漂亮衣服、新文具。。。。。。

    在物质享受非常匮乏的年代,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还有比过节更美好的日子么!

    依稀记得那是初上小学一年级的中秋节,那年秋收的早,爸爸在中秋节前三天就回家来。他的包裹还没放稳,就被我、哥哥、弟弟争抢着打开。

    三包月饼,用黄纸和一张带红色图案的纸包得方方正正的,还有一根细麻绳系着。我们都知道两包是给爷爷奶奶的,一包是留着中秋那天家里吃的。还有一些笔和本子,一本新华字典,两件样式一模一样的立领长袖单衣,一件鲜红色,一件老红色。爸爸说是给我和妈妈的,我们两个一人一件。

    爸爸喊着谁去给爷爷奶奶送月饼的时候,我们三个正抢那本字典,哥哥只长我一岁,和我同上一年级,那时班里只有一两个同学有字典,能拿本字典上学是多荣耀的事情,我顾不得去看爸爸买给我的新衣服,和哥哥争得面红耳赤。弟弟才上学前班,还用不着字典,但他见我和哥哥争抢,疑心这本字典是最好的东西,就跟着一起抢。

    最后还是爸爸给出了解决方案,字典归我和哥哥,哥哥带一天我带一天轮换着用,弟弟没有字典的使用权,但他可以先吃一块月饼。

    纷争解决了,哥哥抢着给爷爷奶奶去送月饼,因为如果爷爷奶奶不用这月饼走亲戚,会打开给去送月饼的孩子一块儿吃。哥哥走后,爸爸打开剩下的一包拿出一块给弟弟,便把它放到篮子里吊到了房梁上。之后爸爸就匆匆的赶往地里了。

    我边摩挲着字典,边咽着唾沫看弟弟吃月饼,还一边想着哥哥还不回来,是不是正在奶奶那里吃着月饼了。

    弟弟一手拿着月饼往嘴里送,一手在下巴处接着掉下来的渣渣,因为那时的翻毛月饼皮好几层,又酥又脆,月饼馅里露出了青丝玫瑰,他还故意眦着牙把它们咬出来,嚼得咯吱吱的响。

    我故意不再看他,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心理却期盼着他能说“姐,给你一口”,可他一直没说,只顾吃自己的,一直到把手里的渣渣都倒入张着的大嘴里。过了一阵哥哥也回来了,嘴角还残留着月饼渣渣。

    好在中秋节那天我不止吃到了翻毛月饼,还吃到了红烧肉,穿上了新衣服。

    那又酥又脆的月饼皮,香糯可口混着青丝玫瑰的月饼馅,肥膘很厚在当时却一点都不觉得腻只知道香的红烧肉,在我唇齿留香了好久、好久。。。。。。

    那个中秋节的快乐,因为有了字典和新衣服又被延续的很长很长。

    轮到我拿字典的时候,我总是把字典从书包里拿出来放在课桌上,即使是数学课,我也那样放着。爸爸买的新衣服,给妈妈的虽然选了大号,可妈妈穿着还小,妈妈只得往小改了一下,又送给了我。我在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中,将两件衣服轮换着穿。

    小时候的中秋节,就是翻毛月饼、红烧肉、回家收秋的爸爸,就是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快乐!

    一岁一中秋,一中秋一华年!

    伴着那份简单而又纯粹的快乐,我慢慢长大。小女孩、大姑娘;小学生、大学生;爸妈的女儿、别人家的儿媳,长大后中秋才在我心头朦胧了一层情感的光华。

    那年女儿上小学一年级,那年中秋节没有月亮!

    可女儿的笑脸依旧绽放的像花儿一样,她被品种繁多的月饼吸引,五仁的、椒盐的、豆沙的、椰蓉的、蛋黄的;也因奶奶做的美食雀跃,红烧肉、红烧鱼、清水煮虾、清蒸螃蟹、还有烧鸡和各种炒菜。

    孩子的中秋,月亮从来都不是主角,就像我小时候伴着月亮的清辉和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一起吃着掉渣的翻毛月饼,却从未有过士大夫的赏月情节,留意过它的身影。

    可这一年的中秋,我多次徘徊窗前,看阴云有没有散去,月亮有没有露出圆圆的脸庞。

    记得小时候,也是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奶奶告诉我: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她说你记住这句话,正月十五肯定要下雪的,那年的正月十五果然下雪了。

    那一年告诉我这句谚语的奶奶已离开了人世,而我做为出嫁的女儿,按我们当地风俗是不能在娘家过中秋的,哥哥、弟弟一个在远方工作,一个在远方求学,都离家千里之遥,我的父母正过着一个没有圆月却有离别的中秋,尽管明天就要奔到父母那里过十六圆,但我内心还是充满惆怅。

    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诗人墨客每逢中秋便对月吟咏,无法与亲人相聚,共望一轮圆月,共披一身清辉,才可聊寄相思意。

    而那么多借月抒怀的诗句,咏离别的总是比歌团圆的更袭击人心。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即使对影三人又怎能慰籍李太白月圆人独酌的孤寂;“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万里清光却将离愁别恨缠绕天涯,谁人久未还家,何处新添离别;“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原来在这中秋之夜,客居异乡的游子是那么多,万籁无声的深夜对月无眠,只能独自啸歌,不知这歌声是否惹得广寒宫里的嫦娥也留下离人泪。

    身处离别才懂离人心境,他乡望月才知故乡月明。

    我心惆怅之时,那原本被云遮蔽的明月却悄悄露出了脸庞,圆圆的,亮亮的,连灰色的环形山都清晰可见。

    它是听到游子的心语了么,来用自己的光华抚慰离人情!

    嫁作人妇,有了自己的女儿,才懂父母心,备思儿时月。这才知中国人的月亮不是月亮,是团圆,是相思,是情怀。。。。。。

    今日又逢中秋,我也走入人生的中年。带给我翻毛月饼、漂亮衣服、新文具的爸爸已去奔赴爷爷奶奶的等待,到另一个世界慰籍他们的相思。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蹉跎半生,几经沉浮,经过生离死别,走过荣辱得失,有过大悲大痛小喜小乐,亦见过月缺月圆、月盈月亏,这才懂的曾吟过“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的苏东坡,为什么在40岁的不惑之年,却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旷达之句。

    他在皇帝身边做过礼部尚书,也被贬黄州做过团练副使,他几次被起用又几次自请外放,始终“拣尽寒枝不肯栖”;他的三任妻子都先他而逝,体会过耳鬓厮磨的甜蜜,更几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戚。

    他的人生残月一般的日子更多,如同孤鸿断雁,飘零失所,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不是每个中秋都有晴空朗月,大多数的团圆节都未必有团圆。

    无常岁月平常心,无论团圆时的欢喜还是残缺中的期盼,都是人间光阴,无论生离天涯共一轮明月还是永别两界同披一身秋辉,都是人生必经之路。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接受世事无常乃人生之常,坚守我心依旧如生命之初,一颗明月在心,便收获圆满,这种圆满映照的是灵魂的安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时光如流,千年而下,明月孤照,江风依旧。

    这个中秋月,仍是李白、苏东坡的中秋月,它属于所有的征人游子,团圆离散的华夏子孙。

    今年今夜,中年中秋,无论月隐月现,欢聚分离,所有相遇相知相思相亲的人,都在离我心脏最近的地方,用一颗感恩的心祈祝你我:心有圆满,头顶朗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秋:唯愿心有圆满,头顶朗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sbettx.html